明星|两个孩子吵架互撕怎么办?为何曹格太太却能摆平孩子?( 二 )


 2 无论对错,都要为孩子出头“争气”
许多家长“护犊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外受一点点委屈,但凡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甚至是普通的公共场所与人发生了些许矛盾,不论是非对错,都要为孩子出头“争一口气”。
我曾遇见过这样的事:高峰期的地铁上,一个小学模样的孩子不小心踩了一个陌生人却毫无反应,当被踩的年轻人质疑孩子时,孩子身旁应该是母亲的女人却反声回呛年轻人“你一个大人还要去跟个小孩计较,太没教养了!”结果就是骂架一场,而孩子始终没有为自己无意中犯的错有过道歉的举动,于是在车厢其他陌生人眼中,俨然一对“熊母子”。
家长无论对错都想替小孩子出头,实际上会模糊孩子的是非观,让孩子在犯错后没法正确地进行包括道歉乃至承担错误后果的行为。这样的情况在未来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活动,甚至容易酿成大祸,毕竟今天你不管教孩子,总有一天会有别人替你“管教”ta,那后果可能比现在严重百倍。
而这类家长的这种行为也常常会出现在他们孩子的社交圈中,比如幼儿园或是学校中,无视是非强出头的父母,会给对方孩子和其他孩子留下不佳的印象,觉得当事孩子和孩子家长蛮横不讲道理,进而远离甚至是孤立当事孩子,实在是得不偿失。
明星|两个孩子吵架互撕怎么办?为何曹格太太却能摆平孩子?
文章图片
 3 无论对错,都要孩子低头“认错”
跟上一种家长相反,这类家长“三观太正”,有时候孩子与人发生了摩擦矛盾,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就认定是自家孩子的错,甚至在了解了错误在对方身上,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教育”孩子,也会强押着自家孩子低头“认错”。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完全丧失对公正判断的期望,甚至自暴自弃地认为,反正即使不是自己的错,最后也会怪罪到自己身上,那还不如坐实这种“错误”。长期处于家长的不公平对待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如果是性格较为外向的孩子,则可能变得更好斗暴躁,而如果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则会变得更加沉默抑郁。
而且这种“必然惩罚”,还会让孩子潜意识里学会撒谎隐瞒,即使是孩子受到欺负,他们也不愿意向家长求助,而会选择各种谎言和隐藏事实。
 4 教导孩子遇事躲躲躲!
“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吗?”
 在很多家长看来,遇事躲开是万全之策,这种做法看似万能,实际暗藏着很大的风险。首先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完全的逃避,它暗示孩子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去思索解决方法,而是先“走”为上,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凡事都逃避的习惯,再也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任何问题。 
其次凡事都退让的孩子,也容易在与人交往中给人以“柔弱”、“胆怯”、“好欺负”的印象,不仅不利于正常的社交生活,也容易让孩子陷入更大的危险中:真的遇上坏孩子,欺凌只会更频繁和严重,因为“欺负你”是没有风险代价的。
而且人不可能一生遇上的都是可以逃避的问题,一旦面临躲不掉的危险,他们就只能不知所措了。
 5 鼓励孩子遇事一定要“不吃亏”
有些家长的观念中,小孩吵架打架是家常便饭,不管矛盾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好坏都不甚在乎,但他们却格外在乎自家孩子有没有在中获胜。在这些家长的想法里,吵架打架没错,但是吵输了打输了就是错,甚至还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责骂孩子。
这种行为直接弱化了孩子之间口角和肢体冲突的严重性,却将所谓的“输赢”观无形中灌输给孩子,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有了矛盾吵吵打打没错,但是我绝对不能打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