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 三 )


(2)孩子在哪些方面向你提出了支持?记住 , 是孩子主动向你提出的支持 , 而不是你觉得孩子做得不好 , 你觉得孩子需要的支持 。
记录这2类事情的目的是 , 我们可以顺着第一类事情去肯定、鼓励孩子 , 并在后面的生活中进一步放手 。 同时 , 顺着第二类事情去积极思考 , 与孩子一起探讨更好的解决方案 。
《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
文章图片
而对于你觉得孩子做得不够好的事情 , 如果心里特别痒痒 , 很想去跟孩子唠叨两嘴 , 该怎么办呢?分享3个小妙招:
1、无论如何 , 先请放下管教
孩子考试没考好 , 不要批评 , 让孩子把更多的精力留在思考怎么解决错题上 , 而不是对付你的批评上 。 孩子写作业太慢 , 三心二意 , 也不要催 。 只要确认孩子是知道作业内容和答题规范的 , 那做好做不好 , 明天都让他独自去面对老师 。
生活上的小细节也是一样 , 衣服穿少了 , 冻着就冻着了 。 下雨天忘带伞了 , 淋雨就淋雨 。 让孩子学会自己从挫折中拿到经验和教训 。
2、?把“唠叨”换成“邀请”
有的家长会问 , 一些特别明显的问题 , 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 也不需要指出来吗?
当然可以指出来 , 换个方式就好 。 比如 , 孩子晚上睡觉前总不爱刷牙 。 你并不需要去催促孩子 , 只用说:“我要去刷牙了 , 有没有人跟我一起来呢?”想让孩子读书 , 只需要说“故事时间到了 , 有没有人愿意听小王子的故事?”
再比如孩子写作业三心二意 , 小动作多 , 你不用坐在旁边盯着 , 这样很容易让我们越盯越上火 。 换个方式 , 我们可以为自己定个小目标 , 邀请孩子也设个小目标来挑战 。 “妈妈这会儿打算把这本书最后50页看完 。 有没有人愿意来跟我PK一下啊?”
把单向命令变成有趣的双向任务 , 会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内在动力 。
《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
文章图片
3、把“要求”换成“我担心……”
很多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 , 总是要求他们这样做那样做 , 从而陷入“管控”之中 。 要求 , 常常带有针对性和强迫性 , 这很容易激起孩子的自我防御心理 。 而另一方面 , 对外强势 , 恰恰是内心脆弱的一种表现 。
不妨把自己的顾虑坦诚地说给孩子听 。 比如 , 我担心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 时间久了会跟不上学校的课程进度 。 我担心你睡觉太晚 , 明天早上上学可能会迟到 。
多用“我”字 , 没有攻击性地表达 , 能够激发孩子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而不是一味地陷入争执 , 研究怎么反抗你的命令 。
《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凯瑟琳.刘易斯在《不奖不罚:如何让难管的孩子拥有自控力》这本书中提到:育儿的过程就是逐渐卸下家长重责的过程 。 父母要懂得把控制权和责任逐渐地移交到那个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有能力的孩子手上 。
希望你也能通过有意识地训练 , 收获一个更具自控力、更优秀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