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 二 )


对于一些有“求关注”心理 , 依赖感比较强的孩子来说 , 多关注他们学习、成长的细节 , 并适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 ,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
《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
文章图片
孩子小时候 , 父母盯得紧 , 的确很容易出效果 。 就像我小学阶段 , 常年保持班级第一 。 在那个大多数父母还没有鸡娃概念的时候 , 有一个妈妈能如此盯着孩子学习 , 这孩子想学不好都难 。
容易出效果 , 这也是当下很多父母都会对“鸡娃”趋之若鹜的原因 。
可是 , 鸡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父母很容易把“教育”和“管控”划等号 , 忽略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这从长期来讲 , 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就拿我个人体会来说 。 进入大学 , 不再有老师和父母的束缚时 , 我曾一度迷失自我 。 很想做好一件事 , 但常常又受困于自控力不足 , 最终也没有很好的结果 。 为此 , 我曾花很长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调整 。
而且 , 完全处于父母管控之下 , 孩子的想象力、思维方式和知识面都会受局限 。 只学课程上的知识 , 刷考试会考的题 , 这在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当下社会 , 一定会在某个程度上制约孩子的发展空间 。
《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
文章图片
三、育儿重点:千万不要忽略小学阶段孩子自控力的培养??
有些宝妈可能会说 , 孩子小 , 自控力不足 , 本来就需要父母多管教 。 先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 , 后面才能慢慢实现自我管理 。
这个观点没错 , 自控力确实是由“他控”发展起来的 。 但是 , “管控”在时间点和分寸上 , 都很有讲究 。
通常来讲 , 孩子3、4岁以后 , 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留给孩子一定的试错空间 , 能放手的事情 , 尽量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 , 以此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 虽然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说 , 这个年龄训练自控力有点早 , 并不是最有效果的时机 。 父母也常常会因为效果不明显 , 就又打回原形 , 回到“事事管束”的老路上 。 但请记住 , 一定要坚持 。
因为 , 如果等到孩子10岁以后再培养 , 很容易受到青春期各种情绪和心态的干扰 。 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会大打折扣 。 相反 , 如果父母能在小学阶段 , 帮助孩子建立一定的自控力 , 不仅会让他们在学业上释放出更大的潜能 , 还能够帮助他们顺利渡过焦躁、不安的青春期 。
《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
文章图片
四、父母如何克制自己内心的管控欲?
说到这里 , 问题来了 。 父母如何能克制内心的焦虑 , 即便看到孩子做得不够好 , 依然能够抑制自己的管控欲呢?这对于很多父母来说 , 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
推荐一个在美国被广泛推广的教育方法“牛皮胶布育儿法” 。 这个方法的发起人 , 同时也是《牛皮胶布育儿法》这本书的作者郝弗尔指出 , 想象自己的嘴巴已经被牛皮胶布封起来了 。 什么也不说 , 什么也不做 。 当父母不再唠叨的时候 , 孩子的大脑就开始启动了 。
《小舍得》:每一个鸡娃妈妈都是笔记高手,如此陪娃学习有用吗?】试试看 , 你能不能坚持一个星期7天不唠叨、不吼叫、不责骂孩子?也许有些父母会心里犯嘀咕:真的什么都不管?孩子能管好自己吗?
试着先把担心放下 , 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 那可以尝试做个小任务:仔细观察 , 记录下2类事情 。
(1)孩子在没有你帮忙的情况下 , 可以顺利完成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