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顽固性腹泻病因找到


【婴幼儿顽固性腹泻病因找到】导致婴幼儿顽固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何在?由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潘劲草主持的专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携LEE毒力岛大肠埃希菌可能是最主要的细菌性病原 。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腹泻的一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目前 , 我国对该菌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仍依靠菌株的血清型鉴定 。然而 , 大肠埃希菌的致泻性主要取决于是否携有相应的毒力因子 , 菌株血清型的鉴定不是EPEC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理想方法 。潘劲草等从1998年开始应用菌落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核苷酸序列测定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 , 对不同来源的大肠埃希菌中的LEE毒力岛和耶尔森菌HPI毒力岛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
研究人员发现在杭州市区2周岁以下的腹泻婴幼儿中 , 携LEE毒力岛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达20.0% , 而在大于2周岁以上的腹泻人群中的检出率仅为3.04% , 经与其他肠道致病菌的检出率相比较后 , 研究人员在国内首次提出携LEE毒力岛的大肠埃希菌为致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细菌性病原 。
研究人员还利用LEE毒力岛检测新手段发现传统血清分型检测所无法确认的新型致泻性病菌 。结合大肠埃希菌中携带的耶尔森菌HPI毒力岛检测结果 , 发现大肠埃希菌株中携带的耶尔森菌HPI与大肠埃希菌的致泻性并无直接关系 。此外 , 该研究小组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致泻性大肠埃希菌ε型紧密粘附素的新亚型 , 其基因序列已被GenBank(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