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车驾驶操作技巧

1夜间行车驾驶操作技巧
1.夜间驾驶的特点(1)视野变窄 , 视距变短 。夜间行车最大的特点是照明条件差 , 光线差 , 视线差 , 所以驾驶员只能看到灯光照亮的场景 , 而汽车远光灯和近光灯的照明距离一般在150m和30m左右 , 照明范围不超过路面 , 使视野变得非常狭窄 , 视觉识别距离大大缩短 。(2)驾驶员容易疲劳 。由于夜间能见度下降 , 驾驶员需要集中精力看清前方情况 , 非常容易疲劳 。晚上长时间开车会让司机觉得无聊 , 容易睡着 。(3)容易盲目开快车 , 晚上开车 , 尤其是长途驾驶 , 车流量少 , 想太多容易开快车 。此外 , 在夜色中 , 骑自行车行驶时 , 没有参照物来判断车辆的速度 , 驾驶员往往急着赶在前面 , 不知不觉中就会提高行驶速度 , 越开越快 。2.坡度识别(1)当车速自动减速 , 发动机声音变得沉闷时 , 表示汽车正在上坡或驶入松软路面 。当车速自动加速 , 发动机声音变得放松时 , 意味着车辆行驶阻力减小或正在下坡 。(2)当光线投射距离由远变近时 , 表示汽车接近(或驶入)上坡路段 , 急转弯或将到达滚坡底部 。当光线投射距离由近变远时 , 意味着汽车已经从弯道转向直路 , 或者下坡已经从陡坡进入缓坡 。(3)灯光离开道路时 , 要注意急弯、大坑或上坡车上山的可能性 。(4)当灯光从道路移动到路边时 , 表示前方有一般弯道 。如果光线从道路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 则意味着它是一条连续的曲线 。(5)前方出现暗影 , 接近时逐渐消失 , 说明路面有浅坑洼 。如果暗影没有消失 , 说明路面有很深的坑洼(图2-130) 。3.根据颜色识别道路(图2-131)(1)一般碎石路 , 在没有月光的情况下 , 路面为深灰色 , 道路两侧为黑色 。标识:路面多为深灰色 , 两侧沟渠为黑线 。沥青路面随季节变化 , 冬秋两季变白变暗 。(2)有月光时 , 路面为灰白色 , 路面为灰褐色 。特点:月光下很容易判断 , 路面明显发白 , 有小坑和小黑点 , 如果坑是黑色的 。沥青是灰白色的 , 两个车辙是深色的 。土土坎路两侧 , 颜色为黑色 。(3)雨夜路面深灰色 , 坑洼泥泞处黑色 , 死水白色 。特点:雨夜最难开车 , 路面有斑点 。路是白的 , 路边是黑的 , 路边的沟是黑的 。(4)下雪后 , 车辙起初是灰色的 , 然后是黑色的 。特点:雪夜开车很难判断 , 车辆要走在中间 。没有车观察沟树 , 有车循道而行不误入歧途 。4.车辆行驶状态的判断(1)如果前方有白色灯柱 , 则为迎面而来的车辆 。根据其大灯(或前灯)的宽度 , 可以确定来车的宽度 。(2)如果车辆前方出现彩色灯光(包括后尾灯和牌照灯) , 则为同方向行驶的车辆 。如果前方红灯突然增加亮度 , 需要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对前车进行制动 。5.夜间驾驶操作1.技能:什么时候用石灯 。开车前 , 提前打开侧灯、后尾灯、牌照灯、仪表灯 。启动时 , 同时打开大灯 , 照亮路面 。临时停车时 , 停车后关闭侧灯 。停车时 , 关掉所有的灯 。行驶中 , 车速低于30km/h时 , 应使用近光灯 , 光线必须照射30m以外;当车速超过30公里/小时时 , 应使用远光灯 , 光线必须比织布机挣得多 。在有路灯的道路上行驶时 , 可以使用防眩目灯或近光灯和宽度指示灯 。当有交通检查命令的路口时 , 在距离路口30m-50m处关闭远光灯 , 改用宽度指示灯或防眩指示灯 。如果转弯 , 打开转向灯 , 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 , 通过后视情况打开远光灯 。雨天、雾天夜间行车时 , 应使用防雾灯或防眩目灯 , 不宜使用远光灯 , 以免眩目光幕 , 影响视线 。晚上开车一般不用喇叭 。通常用远近灯反复交换的方法代替喇叭告诉前方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 。夜间 , 在道路、街道上或因某种原因临时停车时 , 应始终打开宽度指示灯和车牌指示灯 。技巧:夜间超车 。尽量避免夜间超车 。需要超车时 , 要准确判断前方情况 , 确认条件成熟后再跟前面车辆跟进 。当确定前方车辆已经让道允许超车时 , 可以通过连续改变远近灯(必要时带喇叭)超车 。超车时 , 车间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增加 , 以保证超车的安全和保障 。技巧:夜间行车时 , 注意道路障碍物、道路施工指示灯等 。特殊限制:夜间行车时 , 眼睛容易疲劳 , 行车速度应低于白天 。2夜间行车驾驶技巧及安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