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流行概况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 。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 命名 。早期发现的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手足口病与EV 71感染有关的报导则始自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此后EV 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
澳大利亚和美国、瑞典一样,是最早出现EV 71感染的国家之一 。
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 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CNS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 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 。英国1994年4季度暴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 A16引起的
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流行,患者大多1~4岁,大部分病人症状平和 。该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资料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其它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 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 次流行均为EV 71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病,病情一般较温和,但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 。
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 71、Cox A16均有分离,EV 71毒株的基因型也与以往不同 。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 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 。
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 。死者平均年龄1.5 岁,病程仅2天,100%发热,62%手足皮疹,66%口腔溃疡,28%病症发展迅速,17%肢软瘫,17例胸片显示肺水肿 。
    1[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手足口病流行概况】本*文①来源,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