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痔疮的原因有哪些?该怎么预防

说到痔疮 , 不少人会下意识的一阵痛苦 。而在女性怀孕期间很容易患上痔疮 。那么孕期痔疮的原因有哪些?该怎么预防?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痔疮 , 不少人会下意识的一阵痛苦 。而在女性怀孕期间很容易患上痔疮 。那么孕期痔疮的原因有哪些?该怎么预防?一起来看看吧 。

孕期痔疮的原因有哪些?该怎么预防

文章插图
痔疮是一种慢性病 , 孕妈妈痔疮的发病率可高达76%左右 。这是因为妊娠后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 , 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 腹内压增加 , 影响了血液的回流 , 致使痔静脉充血、扩张、弯曲成团而形成痔疮 。孕期痔疮给孕妈妈带来难以言说的痛苦 , 而且影响孕妈妈的饮食营养 , 间接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 。
孕期痔疮主要临床表现有大便时出血 , 或伴痔核脱出 , 严重者伴有肛门坠胀感、贫血等 。通过临床表现、视诊、指检、肛门镜检查等方法即可明确诊断 。孕期痔疮一般以保守治疗主 , 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孕期痔疮发生率高 , 宜加强重视以预防为主 。
诱发妊娠期痔疮的六大病因
1.妊娠期间孕妇久坐不动 , 影响全身血液循环 , 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腔内脏器充血 , 引起痣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 。
2.孕妇运动不足 , 肠蠕动减慢 , 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 , 粪便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引起大便干燥 , 成团的粪块压迫静脉 , 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 。
3.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日渐增大 , 对下腔静脉形成压力 , 使盆腔内的血液回流受阻碍 , 肛周静脉丛的血液淤滞 。
4.在妊娠期间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 可使骨盆血管直肠血管扩张 。
5.分娩时腹压增大可造成肛门局部的痔静脉回流障碍 , 甚至引起痔静脉的破损 , 导致血栓性外痔以及炎症性外痔 。
6.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 , 使便意感变得迟钝 , 常常数日无大便 , 加上卧床较久 , 排便无力 , 使粪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久而变得高度硬结 。
妊娠期痔疮的内痔和外痔如何区分
内痔表现主要表现为大便时出血 , 或伴痔核脱出 。
一般无疼痛感觉 , 重者可有肛门坠胀、瘙痒 , 如痔核脱出嵌顿 , 可致肿痛、糜烂、坏死 , 甚至化脓 , 继发肛瘘等症状 。
一般无全身症状 , 出血量多者可继发贫血、大便困难、小便不易排空等症状 。
外痔表现可有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 , 及肛门皮下肿胀、肛缘皮肤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等表现 。
妊娠期痔疮的防治三步走
第一步: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排便时间要相对固定 , 比如清晨排宿便、餐后定时蹲坐一下 , 以形成排便反射 。排便习惯一旦形成 , 不要轻易改变或延迟 , 一旦有便意就不要憋着 , 同时要注意几点:
(1)排便时不要太用力 , 也不要蹲太长时间 , 否则会对直肠下端造成压力 , 同样容易出现痔疮;(2)不要蹲在厕所里看书、看报 , 精力分散不利于顺利排便 , 而且也会增加腹压和肛门周围血流的压力 , 导致痔疮或加重痔疮症状;(3)如果出现便秘情况 , 应遵医嘱服用温和的通便药或者偶尔使用开塞露 , 切莫擅自用泻药 , 以免危及胎儿;(4)应保持肛门清洁 , 排便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一番 , 以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