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出现

手足口病想必做家长都比较的熟悉,它是5岁以下儿童易感人群,好发于炎热的夏季,主要通过唾液、粪便污染的手、玩具等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患者异常会感到发热、口腔黏膜有丘疱疹等症状表现,严重的会并发脑炎等 。那么,在夏季手足口病具体应该如何预防呢?
夏季手足口病疫情正处流行期
手足口病为丙类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 。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健康携带者),病原体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染给健康人,主要通过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手帕、毛巾、水杯、玩具等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为发热、手部、足部、口腔黏膜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或出现口腔溃疡 。
少数年龄小、发热高的重症病人,容易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预后较差 。
“刚开始是发烧、然后是嘴里起泡,然后手上也开始长泡 。”“嘴里长泡,手上、脚上、身上全是泡 。”患病的孩子年龄大多在五岁以下,输液的时候从头部血管注入,看着真让人揪心 。为了手足口病不近娃儿身,有必要打响“手足口病”保卫战!
从细节开始严防死守手足口病
一、五岁以下儿童的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卫生,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
一旦发现可疑症状要及早就医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唾沫、污染物品或食品进行传播,因此,预防“病从口入”,加强日常用具消毒和隔离病人是控制蔓延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
二、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体机构,要做好晨午捡,注意儿童的体温、口腔和手足,发现疑似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 。幼儿园、学校不应让小儿共用餐具,小儿使用的餐具最好做到餐前高温消毒 。
三、预防手足口病请记好15字口诀“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
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影响到患者的健康 。所以我们要多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症状:
多数患儿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发病突然 。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高热持续不退,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
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手足皮肤出现散在点状玫瑰色斑、丘疹,直径约2-10毫米,逐渐成为水泡,周围充血,皮肤上的水泡不疼痛,也不容易破溃,数天后干燥结痂 。口腔粘膜的水泡破溃迅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黄白或灰黄色伪膜,灼痛明显 。患儿常有拒食、哭闹、流涎等现象 。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 。
一般7天左右就可消退,一般不结痂,不留瘢痕 。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痊愈后无后遗症,但也不能轻视,有个别人可发生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在发热不退时,应到医院诊治为好 。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和临床表现知识都有了相应的了解 。作为家长的同志们每时每刻都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情况,一旦身上出现小丘疹之类的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避免给儿童的身体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

    【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出现】『①本文②来源妈育儿网,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