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批评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


第四,看准时机 。
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 。"你等着,晚上爸爸回来见!"这种策略是一种失误 。你想,本是上午的事,到晚上再批评,这中间孩子还要干好多事,对那错事也许就淡忘了 。当然,所谓及时批评也应视年龄特点及错误性质有个时间跨度,要抓住时机"冷处理" 。那位父亲就既抓准了时机,又不失为及时 。
第五,相互配合 。
【二 批评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 。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 。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
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
第六,肯定与批评话语的比例不低于5∶1 。
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越多,孩子的智力、应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就越强,父母对孩子负面关注多,正面关注少,会引发孩子抑郁和敌意的情绪 。所以如果批评过多,肯定过少,孩子就会像缺少阳光和营养的秧苗一样,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 。
第七,要勇于自我批评和承担责任 。
父母敢于自我批评或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且还可以用行动证明给孩子看--认错,不是无能和耻辱,不会给自己带来难堪 。承担责任,是真正自信的表现,可以给别人留下更深的印象,赢得更多的尊重 。
2.批评孩子是项"五个一"工程一天下午,老师集中开会,学校提前放学,明明写完作业后,打电话找来几个同学到家里玩 。明明拿出象棋与同学比试高低 。正当他们玩得高兴时,明明的妈妈回来了 。
明明赶快草草地结束了"战斗",同学们也知趣地走了 。
妈妈送走了明明的同学后,对明明大声说:"我同你说过多少遍了 。你就要中考了,不要再找同学下棋了,你怎么就是不听!"明明解释道:"今天考了一上午,感觉很累,想休息一下,就和同学下了几盘棋 。""别找理由了,我看你就是爱下棋,不爱学习 。"妈妈说 。
"下棋又怎么了?"明明也急了 。
"中考考下象棋吗?上大学考下象棋吗?""不考就不能玩一玩吗?"明明理直气壮地反问了一句 。
"不行,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行 。""我也不能一天到晚总是学习呀,我下下棋有什么不好 。"妈妈听到这里似乎没了词,便突然厉声说道:"你现在越来越不像话,说你一句你有十句在那儿等着,我是你妈妈,我说话你听着就是了,哪来那么多废话?""一没理了,就拿大话压人 。"明明嘟囔着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
像明明家里发生的事,在许多家庭都发生过,而且还不止一次 。好多家长都这样抱怨:孩子学会顶嘴了,你批评他,他不听,你教育他,他与你顶 。
你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你,想说服孩子还真难 。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孩子顶嘴现象产生的原因 。
(1)借机发泄 。孩子遇到难事、烦恼事,心情不顺,这时恰逢父母的批评、指责,于是"借沟淌水",把自己心中的怨气、怒气一齐抛向了父母,一般情况下,这种顶嘴是一种宣泄,雷阵雨似的,一会儿就过去了 。

批评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一)
批评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