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


体罚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

文章插图
从我们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知道“体罚是不对的” 。但今天,当我们面对那个比20多年前的自己顽劣1000倍的孩子时,体罚成了我们最迅速和最简单的解决方式 。但是,这样对吗?

相关关键字:体罚孩子打孩子
我们收到了一封署名为“ 丁丁爸”的来信,不知道是否替你说出了心里话——
“我5岁多的儿子精力旺盛、自我意识很强,非常不听话 。很多次,当这个小捣蛋鬼不断造反时,我实在控制不住想要打他屁股 。但我和妻子之前已经讲好,绝对不能打孩子,身为父母的我们要言行一致,因为我们不能一边教育孩子‘要行事温和,不能对人有不礼貌的行为’,一边却粗鲁地对待孩子 。”确实,打屁股够解气!当你的淘气鬼不听话,向你顶嘴,或者因为贪玩在规定时间不回家,你被气得手足无措时,你肯定会质疑,淘气鬼的屁股真的打不得吗?
的确,比起漫长的讲道理和长期的好习惯培养来说,打屁股通常能起到立即制止不良行为的效果 。但这只是表象,其长期效果却是负面的 。通过体罚对孩子造成的压抑,往往会导致日后更大问题的爆发 。
从长期影响来看,体罚一般会导致四种行为:愤恨、报复、反叛、退缩 。经常接受体罚的孩子势必会存在其上一种或几种心理 。而这些行为的任何一种都有可能成为引发某种精神疾病的导火索 。儿童学家向我们解释:“我们不断发现体罚危害的证据,比如体罚引起焦虑等多种精神状况异常,这些证据都会有力地驳斥‘体罚有利’的论点 。”父母们现在一致同意二手烟、甲醛污染、乘车不使用汽车安全座椅等对孩子有害,以后会不断有证据证明,体罚孩子和以上那些不良因素一样,对孩子成长没有任何益处 。
一起寻找代替体罚的更好方式如此多的父母选择体罚,其实是因为并没有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在你伸出手去处罚孩子之前,不如试试以下几种“非暴力”解决方式:
具体操作:通过语言教导代替体罚,让他知道什么时候他的行为是正确的,以后应该怎么做 。针对具体行为,适时地鼓励更有说服力,比如“刚才你用语言表达了你的愤怒,而不是用拳头,你真的很棒” 。
具体操作:孩子哭闹发脾气往往是通过这些行为吸引你的注意力 。这时,你故意忽视或者因此而大发雷霆,其实都没能满足他心底真正的需求 。走过去搂住他,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生气了 。妈妈现在可以听你说话……”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但对于你禁止的事情,你需要始终坚持立场 。
具体操作:在孩子发脾气过程中不妨来一次“暂停”,按照1分钟1岁的规律(如3岁3分钟),跟他一起暂停正在进行的活动,帮助他冷静下来——但不要把孩子一个人关禁闭,那相当于另外一种体罚 。等待“暂停”结束,再平静地与孩子讨论错误在哪,下次该如何避免 。
具体操作: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会产生的后果,自己负责 。比如把牛奶洒在地板上,那就让他拖干净;再比如在机动车道骑车,那就剥夺他一周的骑车权利 。这样孩子再做决定前就会先预想一下这件事的逻辑后果是什么 。
【体罚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