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关于生育的9个江湖传说

【揭秘关于生育的9个江湖传说】


    传说1:剖腹产无需再忍受宫缩痛错

    很多人都因为惧怕强烈的宫缩痛才放弃自然分娩的机会,转而投入剖宫产的“门下” 。其实,就算是剖宫产,宫缩痛也是再所难免的 。大部分的产妇在剖宫产后会感受到子宫强烈收缩产生的疼痛,这就是所谓的“产后痛” 。产后痛的原理和生产时的子宫阵痛一样,都是子宫间歇性的收缩引起的,通常会持续2~3天之久 。

    因为产后子宫须依靠收缩的力量才能恢复原状 。经过漫漫的40周怀孕,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变得大不相同!为了容纳胎儿,经由荷尔蒙的变化,子宫会变厚、柔软、血液供应增加,整个变为一个空心大肉球 。生完完毕之后,奥妙的人体就会经由一个和缓的过程,让子宫恢复原貌 。子宫收缩的正常进程应是:产后两星期缩到骨盆腔里面,4个星期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 。

    手术之后,子宫内残存血液会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露 。子宫经过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 。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慢慢恢复成原来大小 。而且由于剖宫产后还要忍受伤口的疼痛,这两种疼痛加在一起,实际并不比自然分娩时的产痛好过很多 。

    传说2:自然产后很难憋住尿错

    也许你曾听人跟你说过,自然分娩会对膀胱肌肉和韧带伤害,带来产后尿失禁 。这是不真实的 。

    女性在怀孕期间,随着子宫的不断膨胀、增重,很容易出现膀胱颈及尿道的肌肉韧带松弛,从而改变了膀胱与尿道的正常位置 。加之生产后骨盆肌肉、韧带也会相对松弛,膀胱和尿道的位置相对下降等,这些就都为尿失禁提供了可能 。但这只是产后在少数人身上可能发生的一种短期的自然现象,不应把它看作是自然分娩的后遗症,并因此对自然分娩产生恐惧 。

    医学上将这种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只要产后很好地调养,适时进行盆底肌肉的自我锻炼,避免过早负重,这种压力性尿失禁是可以痊愈的 。

    同时你也应该了解,剖腹产其实是一项有很大风险的手术,也有引发很多并发症的危险,其中就包括切口对于膀胱的伤害 。

    传说3:分娩时要多吃东西对

    临产时,由于宫缩阵痛,有些人无法保持镇静,又不想吃东西,甚至连水也不喝 。这些状况对于分娩是不利的 。在待产时,产妇应该尽量吃些东西,因为只有足够的能量保证子宫的良好收缩,才有体力把孩子排出 。不好好进食、饮水就会造成脱水,引起全身循环血容量的不足,当然供给胎盘的血量会减少,引起胎儿在宫内缺氧 。

    第一产程时,由于不需要产妇用力,因此产妇可尽可能多地吃些东西,以备在第二产程时有力气分娩 。所吃的食物一般以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为主,因为它们在胃中停留的时间比蛋白质和脂肪短,不会在宫缩紧张时引起产妇的不适感或恶心、呕吐;其次,这类食物在体内的供能速度快 。食物应稀软、清淡、易消化,如蛋糕、面条、粥等 。

    第二产程中,多数产妇不愿进食,此时可适当喝点果汁或菜汤,以补充因出汗而丧失的水分 。由于第二产程需要产妇不断用力,产妇应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 。

    传说4:破水以后就要赶快生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