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爱吃饭背后的“罪魁祸首”


宝宝不爱吃饭背后的“罪魁祸首”

文章插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受到家人的宠爱,特别是表现在饮食方面,老人家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很常见,孩子挑食、厌食的现象也很普遍 。影响孩子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相关关键字:2-3岁宝宝不爱吃饭宝宝厌食
父母们聚在一块聊天时,时常会抱怨:“我那孩子吃一顿饭,我们得费好大的劲,非得追着他喂饭才行,真是没办法 。”有时在门诊,也会碰到家长前来询问:“这孩子总是不爱吃饭,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其实在现代的家庭里,小孩挑食、厌食的现象很普遍 。家长们看到孩子不爱吃饭往往担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但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孩子出现厌食、挑食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疾病所致,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父母喂养不当或没有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 。现将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分述如下 。
1、家长娇惯孩子 现在的孩子受到父母及上一辈,甚至上两辈的疼爱,这是很自然的 。但是有些家长对儿童的饮食习惯也听之任之,无论什么时候,孩子想吃东西就给他吃,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给他买什么 。有的家长把零食作为哄孩子的工具,哭了、闹了就给点吃的 。有的把食物作为体现母爱和父爱的惟一内容,总怕孩子饿着,于是零食不断 。这样导致一些儿童吃过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激凌等含糖较多的零食,胃总处于“工作”状态而没有足够的食物排空时间,处于不饥饿的状态,稚嫩的胃就会没有饥饿感,孩子自然会食欲不佳 。
2、喂养不当 母乳是4个月以前婴儿最好的营养品,4个月以上的婴儿,母乳的营养成分就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了 。所以4-6个月后必须逐渐增加辅食直至断奶 。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婴儿咀嚼能力,以利于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直到固体食物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如果辅助添加不及时,孩子到了该断奶的年龄,还没有能力进食乳类以外的食品,甚至影响孩子咀嚼功能的发育,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进食兴趣 。
【宝宝不爱吃饭背后的“罪魁祸首”】 3、家长及保育员对孩子的暗示及影响 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受暗示性”或“模仿性”较强,大人在饮食上的习惯和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他们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哪种饭菜好吃、哪种不好吃,就会给孩子以“暗示作用”,孩子听了这些话,很可能对某种食物产生反感,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