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佝偻病


什么是小儿佝偻病

文章插图
小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患病的多为一岁左右,人工喂养的小儿 。体内缺乏维生素D,则钙磷的的吸收和储存不足,使人体组织中不能达到一定的钙磷浓度,代谢失衡,骨骼上发病 。怎样发现小儿是的了佝偻病?佝偻病对小儿有多大影响?预防佝偻病要采取哪些措施呢?
小儿佝偻病的定义:
小儿正在发育之中,骨骼中缺少钙,硬度不够,在生长中可引起畸形,这种骨骼畸形性疾病医学上称之为“佝偻病” 。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
佝偻病对小儿影响很大 。早期没有特殊症状,仅表现为睡眠不安、烦躁多哭、夜啼、易惊、多汗,后脑勺有一圈脱发(枕秃),如果不注意补充维生素D,发展下去就会出现骨骼的畸形 。4~6个月的婴儿,会出现颅骨软化,即用手轻压枕部有乒乓球感;8~9个月后可见方颅,肋骨边缘向外翻,手腕和脚踝部膨大形似手镯脚镯;严重者出现鸡胸或漏斗胸,检查血清钙磷都降低 。
小儿佝偻病的病因:
小儿佝偻病的病因很多,其中维生素D缺乏是主要原因,占佝偻病总数的95%以上 。人能维持正常的体型,能坐立行走,依赖全身各部位骨骼的支撑 。骨骼是坚硬的,因为骨骼主要由硬度很高的羟基磷灰石组成,其主要成分是钙和磷 。维生素D缺乏的孩子会患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作用是协助钙的吸收和利用,缺乏时胃肠道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中的钙,血液中的钙也不能很好地进入骨骼,这也是佝偻病患儿光补钙效果却不好的原因 。
维生素D的正确获取方式: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得病,勿用过多维生素D,是很不科学的 。通过日常的饮食供给或日照激活,都能健康补充 。小儿生长又快,食物虽不能完全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求,多吃肝脏类、牛奶、蛋黄还是有利于体内吸收 。最为重要的来源是晒太阳 。皮肤内储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 。北方冬季天气冷,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小儿易患佝偻病 。这也是北方患病高于南方的原因所在 。
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方法:
患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的小儿,维生素D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利用,容易引起佝偻病的发生 。采取预防措施虽然不能完全改善,但是可以大大降低患病概率 。
1、使孩子多接触阳光:小儿满月后经常抱出户外活动,夏季可在树阴下玩耍,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使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直接接触皮肤 。
2、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维生素D和钙容易吸收;如母乳不够需喂牛乳,最好选用维生素D强化奶 。按时添加辅食,不要光给谷类食品,注意添加肝、蛋类,以补充维生素D及钙 。
3、适量补充维生素D:一般食品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不能满足小儿所需,可以在生后2周至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国际单位,至2周岁,2岁以后一般不需另外补充 。
【什么是小儿佝偻病】 通过对佝偻病的了解,我们知道,佝偻病实际上已不仅是骨骼单方面的疾病,而是影响全身健康的疾病 。要让小儿生长发育好,少闹毛病,积极预防佝偻比你更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相对佝偻病深入了解的家长,可以参考本站佝偻病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