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ible two!其实并不可怕


Terrible two!其实并不可怕

文章插图
其实所有孩子的负面行为,比如发脾气,打人,咬人,闹情绪,不肯吃饭睡觉,不肯妥协,哭闹,扔东西等,所有对立和抗衡都算Terrible Two特征 。面对Terrible Two,我们往往忽视了家庭和孩子之间的抗争,但往往这是很关键的部分 。

相关关键字:可怕的两岁亲子关系
在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来临阶段,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孩子的变化 。比如在公共场合因争夺玩具而哭闹,你选择哪个?
选项A:共情
选项B:讲道理
选项C:共情加讲道理
A答案:
【Terrible two!其实并不可怕】 我们是应该"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你拿不到,很伤心"或者说,"我理解你的伤心,这也是很正常的"吗?但这个争夺玩具,抢夺的行为是合理的吗?如果认同这情绪,是不是给孩子一个歧义的暗示,这行为也是合理的,即我抢不到东西伤心也是正常的 。
B答案:
当然如果直接回应行为纠正认知,抢玩具这行为是不对的 。同样也会带来一些顾虑和担心:你都不理解我,还时刻判断我的行为,对立孤立我 。
C答案:
当然就算是情绪和认知兼顾,比如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拿不到也很伤心,可是抢玩具这行为是不对的 。这同样也会给人带来顾虑:既然你都能理解我的情绪,为什么不站在我这边?你是不是言行不一,自相矛盾?
这三种大体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同样都是有各自的担心~我经常提一个词叫基本归因错误 。其实这个逻辑错误是因为我们总是把事情过度的归因,而忽略了其他因素 。
我们斥责孩子仿佛他性格上有各种缺点,而却不愿意去深入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育过程本身有偏差,这是逃避行为 。
当我们制止孩子争夺玩具却不果,试图表示理解孩子却不得法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
当下的判断,个人的性格,潜意识的理解,以及过往对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都影响了父母面对这种事情的处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