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慧智元|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训练怎么做?最全解决方案值得收藏!( 二 )


穿衣、梳洗的学习、训练
教会孩子穿衣、梳洗涉及到在许多日常生活环境中应用的问题 。
每一项技能 , 你要告诉他怎么做 , 要做示范给他看 , 让他真切明白感受到应该如何去做 。 训练这些技能 , 都可以分解成许多小步骤去教 。 操作时 , 往往觉得最好是首先教他最后的一步 , 然后再倒过来学习 , 使孩子成为总是做完这件事的人 。
你要求孩子系上扣子 , 应当先将一件扣子很大 , 扣眼很松的大衣放在他面前 , 把握他的手 , 帮助他完成系扣子的所必要的动作 , 你还要一边做 , 一边鼓励他 。 若他做这项新技能忧心忡忡 , 很烦恼时 , 你不要批评他 , 最好是保持沉默 , 坚定地期待他的成功 , 在他系上扣子时再拥抱和表扬他 。 开始能系上一个扣了 , 就足够了 , 然后再逐步地提高 。
对照镜子 , 你教孩子怎样梳头 , 便有示范动作和结果的印象 , 但照镜印象的方向性与对称性往往会使技能教学复杂化 , 要取得成功取决于日常的练习 , 加上日趋成熟的经历 。
对仪表、尊容的服饰与打扮是值得的 , 也有助于他们被社会所接纳 , 进行社会交往 。 用动听的词语和更多机会训练 , 让他意识到 , 这一切都是愉快的事 , 并对自己外表装饰的注意 。
对一个特殊的问题 , 自闭症儿童对事物最终结果没有多少概念 。
穿衣不会做最后的修饰 , 如不会把衬衣塞到裤子里 , 把袜子拉得整整齐齐;头发梳了几下 , 而不考虑应当有的样式;洗脸、洗手很用劲 , 却没有洗掉应洗去的污垢;不会意识到什么样的季节、气候应该穿戴什么样合适的衣服等等 。
这些问题 , 都要尽可能地帮助理解 , 克服 。 须要在实际生活和现实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训练 。 有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 才能独立世界 , 才有条件去进行社会交往 。
如厕的问题儿童上厕所排尿、排便是生活自理的基础环节 。 正常儿童在3岁时 , 大多数都能独立排尿 , 4岁时 , 能独立排便 , 6岁时 , 已明确地知道应当(必须)在厕所里排尿、排便 。 自闭症儿童由于感知上的障碍 , 常常在排泄、如厕方面出现问题 , 甚至出现令人头痛的异常做法(如不去厕所 , 不蹲厕所、尿频、便秘、脱光衣服大小便等) 。
如厕链的三个环节
● 感知及传达
a) 有便意——感觉到自己要大、小便 。
b) 会传达信号——能用蹲下、手摸裤子、行动突然停止、发呆、打寒战、咬牙等非语言的动作表达便意 , 传达别人 。 会说“尿尿”等语言传达信号 。
● 选择场所:会上厕所或寻找厕所 , 等待到厕所里后再排便 。
● 便前及全后处理:能在便前脱下裤子 , 便后使用手纸擦净 , 穿好裤子 , 冲厕 , 洗手后走出厕所 。
以上三个环节是如厕常规的习惯 。
如厕问题的处理及训练
(1)训练时 , 把握技巧和原则 , 要细心观察 , 及时提醒 , 辅助到位 , 持之以恒 。
● 细心观察 。 观察了解排泄之前的表现以及特别反应(异常反应);
● 及时提醒 。 发现孩子有便意时 , 及时提醒他“上厕所去” 。 说话时 , 要以平静自然的情绪 , 面呈微笑 , 以避免孩子排便的紧张 。
● 辅助到位 。 当孩子不会如厕时 , 应带他到厕所辅助他如何使用便具 , 如厕方式步骤等 , 同时夸奖他“真棒” , “对极了” 。 让他明白或感受到这样做是“正确”的 。
● 持之以恒 。 在反复国辅助训练后 , 要逐渐减少辅助 , 不断地训练 , 以达到孩子能独立完成如厕 ,
(2)建立良好、规范的如厕行为
用“正强化”的方式 , 训练孩子规范如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