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相关误区

手足口病是当前来看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了,很多的孩子会出现该病的症状,受到手足口病的侵害,我们在了解此病的时候应当正确认识,避开手足口病带给我们的误区才可以,接下来就为朋友们来介绍一下手足口病的相关误区是什么呢 。
误区一、患过手足口病以后不会再发,手足口病常见于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 。据研究表明,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众多,因此并不是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以后就不会再发 。而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则不同,通常都是由单一病毒,如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引起的,这些传染病患过一次后,孩子就等于有了抗体,以后再患麻疹、水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 。
误区二、亲吻孩子不会传染手足口病,宝贝可爱得不得了,很多家长都喜欢亲吻自己的孩子表达爱意 。其实,父母亲吻孩子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尤其是嘴对嘴的亲吻和下班回家一进门的拥吻 。因为手足口病作为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与患者的直接接触、飞沫传播、接触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经口传播(与患者共用杯碗等) 。如果家长是病毒携带者,那么一个简单的亲吻可能就会导致孩子感染手足口病 。
因为成年人抵抗力强,感染了病毒很可能不发病,但是病毒如果通过口腔传染给抵抗力弱的孩子,那么很可能就开始兴风作浪 。因此,家长要小心手足口病的隐性传染,进门后先洗完手、换好衣服再亲近孩子 。看到可爱的宝贝,也要克制不要亲吻他们的小嘴巴 。另外,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感染病毒而不自知 。
误区三、手足口病一定要做病毒检测,专家说,临床上经常碰到有些家长,当医生判断为手足口病,家长却无法接受这个诊断,觉得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得这样可怕的疾病 。其实,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对于普通病例来说,它有比较明显的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也是自限性疾病的一种,一般一周左右好转,预后良好 。
一般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 。如果有怀疑,也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1-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对于轻症患者,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
关于手足口病的相关误区就先介绍到这里了,手足口病是目前一种十分多见的疾病,危害性相当严重,大家必须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观察他们皮肤的变化才可以,而且需要在宝宝的身边进行一些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才行 。

    【手足口病的相关误区】『文章♂来②自妈育儿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