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怎么办?

宝宝两岁,前天晚上开始发烧39度,有点流鼻涕,去医院看后退了烧,昨天看着精神还可以,也能吃东西,但还是有点烧,请问我该怎么办?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 。9℃~37 。5℃ 。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 。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 。3℃~0 。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 。3℃~0 。5℃ 。
你的宝宝37 。4度若是从肛门量的,则完全正常,若是从颈部或腋下量的,则直肠温度约在38度~38 。4度,属于低热 。
我的原则是38 。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 。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
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
若高烧38 。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 。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
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
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
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
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
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
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
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
一般来说,如果体温在38C左右,可不必急于给予降温处理,这样既可以观察热型,又不妨碍身体逐渐产生抗病能力 。如果体温在38 。5℃以上,则可适当进行降温处理,特别是有高烧抽风史的小儿,更应积极给予降温 。
退烧的方法很多,适合家庭使用的有如下一些方法:
1、酒精擦浴,如一时找不到酒精也可用白酒代替 。
2、头部冷敷:可用头枕冰袋、或额部冷毛巾湿敷,或两者同时使用 。此法简单易行,有凉水即可,或用冰水更好 。注意要及时更换冷毛巾或冰袋以加强退烧效果 。
3、药物退烧:退烧药要按医嘱使用 。剂量过大,可引起出汗过多,发生虚脱;也不能使用过频,也就是说同一种退烧药两次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以免药物在体内蓄积而产生副作用 。
一般两次间隔以4~6小时为宜 。小孩常用退烧药以扑热息痛较好,也较安全,副作用不大 。可家庭常备 。上海黄山制药厂研制的“一滴清滴剂”是扑热息痛的一种新剂型,适合小孩使用 。其他退烧药如阿斯匹林、阿苯片、安乃近等须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因其都有不同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