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空调没风扇 古代孕妇是如何消暑的



没空调没风扇 古代孕妇是如何消暑的

文章插图
  孕妈咪因为身体原因,本身体温就高,在炎炎夏日更是动不动就满身大汗,每当吹着电扇空调,喝着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饮,您是否会想到,古代孕妇们又是怎么消暑的呢?
  NO1.古代生活好伴侣——“凉友”扇子
  没有冰箱更没有空调,即使皇族贵戚,想凉快也只不过是让丫鬟在旁边不停地摇着扇子 。
  说到扇子,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编一样,印象最深的就是诸葛孔明的鹅毛扇,再就是唐朝壁画里出现的侍女扇了,诚然,扇子很早就出现了 。扇子具体的发明人目前已无法考证,不过我估计这种办法原始社会时就有人掌握了,其实拿个大叶子就能当扇子使,相信这点小聪明,祖先们还是想得到的 。
  后来,扇子变结实了,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凉友”(凉爽的朋友,教我如何舍你而去~) 。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比较省力气,也比较有“档次” 。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既可消暑,又添情趣 。
  作为古代唯一一个“人造风”物件,自然也会得到孕妇们的喜爱 。
支一把竹椅,右手拿娟,右手拿扇,听着虫鸣鸟叫,这待遇是如今一开窗就是高楼大厦,汽笛雾霾的现在无法比拟的 。有木有想要穿越回去的赶脚?
  NO2.绿色环保的“空调房”——凉屋
  现代有空调,古代有凉屋 。水的清凉作用早就被我们聪明的祖先有效利用了,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 。
  古代文人墨客中就有很多赞美凉屋的,小编今天在这里也舞文弄墨一番,“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 。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这是唐诗人张仲素的诗,说的就是这种利用“水循环”建成的“凉屋”,既绿色又环保 。
  比起密不透风的现代“空调房”来说,古代的凉屋降温效果更好、空气更清新、也更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对于孕妈咪这一特殊人群来说,也没有空气不流通,温度太低易感冒的风险,真真儿是极好的降温选择!
  NO3.能吃又能用消暑首选——冰块
  “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了解冰在夏日清凉上的好处,并大量用它来消暑 。”因为它不仅能吃还能降低室内温度 。都说“民以食为天”,大夏天的,要是不吃点喝点冰凉之物,怎么会舒服?虽说孕妈咪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吃太过冰冷的食物,但是有冰的好处可是多多的 。
  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可是杠杠的,冷饮早早就出现了 。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 。这地窖的用处,这里就不多少了,绝对是大智慧的结晶 。
  饮食方面,因为冰块的出现,消暑冷饮也就陆续出现了,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冰镇酸梅汤更是风味独特;甚至皇家冷饮“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成就了今天的冰淇淋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吃上从来不会亏待自己,咱不仅要吃冰还配备了专门的工具“吸杯” 。想想炎炎夏日,加块冰块在刚煮好的绿豆汤里,用杯嘴吸着喝,绿豆都篦掉了,到嘴里的全是冰凉甜水那种畅爽吧 。
  虽说冷饮不适宜孕妇食用,但是,冰块的降温作用,却能让孕妈咪们感到清凉 。这冰块的降温作用,在某部很火的电视剧里,已经表现出来了,将大冰块放置在室内,冰块散发出来的冷度,很快就能将屋内的室温降低下来,宫女仆人再加以蒲扇扇风,更是凉从风来,那真是从内而外的“透心凉,心飞扬” 。当然,这种奢华程度,只有达官贵人的家庭里才能使用,平民百姓家的孕妈咪只能另寻他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