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

文章插图
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是没有办法去爱别人的,更没有办法给自己一种安全感 。更多的时候,他常常以一种怀疑,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理性态度,来对待自己生活中的一切 。他的心,就像荔枝一样,虽然里面柔软,但外面裹着厚厚的一层壳,而且布满荆棘 。
这样的人,他的安全感是理性的 。他用自己的头脑判断形势,然后用头脑来解释生活 。这并非是坏习惯,但他丧失了用感性去触摸世界的孔道 。
要想重建一份融合感性和理性的安全感,要想让自己对世界的反应不那么机械,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理解和同情自己,要学会理解自己的行为,学会同情自己的伤痛 。
和爱一样,同情也是一种能让人减少痛苦并且给人以生机的情感表达 。当然,这种同情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套路式的同情,它植根于一种人性层面的理解 。当你从别人那里得到同情时,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对方漫不经心的随声附和,而是对方发自内心的好像确实知道你曾经过的伤痛与悲伤,并且能够深深理解你因此而产生的所作所为的那种感觉 。
你需要对方肯定你的价值,需要对方发现你独一无二的地方,需要对方能够体会你对成长的渴望 。

谁会真给你这些?朋友?父母?还是我们自己?
无论是朋友或父母,尽管他们很爱你,但都有可能在无意中伤害到你 。在他们面前,你特别脆弱,所以得到的伤害也最深 。
我们所需要的这种同情、爱与肯定,是容不得伤痕的 。在同情面前,我们像孩子一般脆弱 。
所以,我们也需要像对待孩子那样,呵护我们的内心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总有着各种各样的磨难 。我们要学会闭上眼睛,想象面前站着一个童年的自己,然后问问自己,他是什么样的?
是正茫然地看着世界,还是畏惧地缩成一团?抑或是躲在角落里,只敢露出一双眼睛?
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过去,抱抱他,然后轻轻地牵着他的手,顺着时光隧道慢慢地向前走,直到走到那个让他如此不安和恐惧的地点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当他重温那个让他不安恐惧的事件时,他可能会颤抖,可能会流泪 。这时你所需要做的,是要尽你最大的能力,去理解他,安慰他 。你可以用所有你想到的方法,陪他走过那件事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父母、朋友或是师长身上,因为他们此时此刻并不在你身边 。最了解你,最爱你的,始终是你自己 。
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过程 。当你学会和那个内心深处的小孩对话时,你才有可能学会如何用感觉来触摸世界,也才有可能真正重建一个良好、坚强的自我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