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孕阶段丈夫必须多吃的食物 10吃素有利于养儿

第十章 夜晚造人
在村民的全部日常必须开销中,灯油的开支是相当不菲的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村头村尾的土墙上,到处是这样的陈年宣传标语 。但对村民来讲,这只是理想,没有一点现实性 。
不要说家里装电话,村里唯一的电话还是村委会的,一个黑色的摇把子电话,据说是淘汰的军用电话 。只能接,打不出,根本没有人往外打电话 。
驻店公社办公室设有一个电话接转中心 。几名年轻小伙子充当电话接线员,一天二十四小时,专心致志地坐在电话中心,外边来了电话,接线员赶忙接起电话,亲切地问询“请问,要哪里?”如果对方告知“要五斗村”,接线员便把电线的插头插入相应的线路 。
于是,五斗村村委会的黑色摇把子便“铃、铃、铃”地响起来 。刚好旁边有人,拿起沉重的话筒“喂、喂、喂、喂”,可能双双都在“喂、喂、喂、喂”,根本听不清对方,只好挂掉 。确实有事,这样的工作会反复着 。一旦听明需要接电话的具体对象,“叫黄金丘同志接电话!”可是黄金丘并不在电话机旁边 。“请等一下,我喊他!”便到处喊叫:“黄金丘,接电话!”黄金丘正在农田干活,待他满脚泥巴,匆匆忙忙赶到时,对方早已经挂断了,再也没有打过来 。留待黄金丘一人苦苦地等待着,心里充满悬念,“哪个打的?有什么重要事呢?!”然后惴惴不安地离开,独自几天寝食不安 。
电灯,许多村民除了听说过以外,什么模样,见都没有见过 。“很亮堂,晚上在家里只要用手指头按墙壁上的开关,比白天太阳底下还要亮堂 。没有油烟 。”黄运生的叔叔在城里,他去过叔叔家 。当然,城里也常停电,得备用汽灯,煤油灯,还有蜡烛 。
夜晚,只能用油灯 。不是植物、动物油 。比如不是菜籽油 。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家家户户都有点,生产队每年种,大部分得上交,余下的发放 。但很少,连炒菜,不,把锅滋润一下都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植物油点灯 。
张国才多次见到母亲在炒菜前,从一个破旧的小罐子里舀出一小勺油,向热锅里滴下几滴,便好奇地问母亲:“放这样一点点油水,有什么用?!干脆一滴油也不放,省得麻烦,得了!”“那是不行的,菜得粘在锅面上,炒不了 。”母亲苦涩地回答 。至于动物油,很少,一般人家根本就没有 。
夜里,只能用矿物油采光 。二枚土鸡蛋才能换一小盏油灯的矿物油 。一般地,不是除夕夜和元宵节,在平常日子里,一家人夜晚只能共用一盏油灯 。灯捻不是扁平的宽达四公分的标准棉胎芯,而是一根小小的手搓粗棉线,表面积不到标准灯芯的四分之一 。盛油的底座容器是小学生用过的空墨水瓶,大约可以装入二两油 。不是煤油,是柴油 。煤油贵,火焰干净,亮堂,没有油烟与刺激性气味 。柴油便宜,但发出浓浓的油烟,用不了灯罩子,只要稍微凑近,不一会鼻孔就变得漆黑 。柴油灯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 。
睡觉时,得各自回到不同的房间,才不得不点亮另外的小灯 。这样满满的灯油能照亮一个星期 。节俭一点的,可以照明约十天 。有的老太太,一个月也点不了一小灯油 。如果迫不得已,必须熬夜,能摸黑的,决不点灯,因为一盏灯油只能点亮一个通宵 。
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使村民们不能、不敢多养鸡和鸭 。养鸡、养鸭必须喂粮食,村民连自己都吃不饱,除了极少的洗碗刷锅留下的残羹冷炙外,哪里还有余粮喂食鸡鸭 。有时,家养的鸡鸭饿得发慌,偷偷地跑到村头的农田里觅食,村干部会瞅准时机突然出现、打死并充公,然后死鸡鸭不知所踪了,反正没有人过问,也不敢过问 。况且“山高皇帝远!”村民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只能偶尔私下议论一下,发发牢骚而已,敢怒而不敢言 。大家都清楚的是,鸡鸭迟早会变成村干部肚子里的填充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