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5—7月份为流行高峰时间段,但近两年国内手足口病流行开始的时间一直在提前,因此大家要注意加强预防措施 。小儿手足口病要注意及时的预防和治疗,避免疾病的困扰 。
手足口病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流行期间,手足口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在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 。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手足口病流行间歇和手足口病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
与患者同一室最易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
易感人群人对CoxAl6及EV71型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 。
手足口病流行方式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 。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宝宝患病时的表现有什么?
患病初期的宝宝,有轻微的流鼻涕、咳嗽、低热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继之,口腔内出小水疱或溃疡 。
大一些的宝宝会告诉妈妈嘴疼,小宝宝则表现出爱流口水、拒绝吃东西、哭闹 。妈妈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黏膜可以发现,在舌、两颊部或唇齿侧有粟米样的斑丘疹、水疱或溃疡,周围有红晕 。同时,宝宝的手、脚、臀部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这些皮疹不痛不痒,斑丘疹在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则是豆粒状的,里面有浑浊的液体,痊愈后不留痕迹 。
手足口病有疫苗吗?怎么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还没有应用于临床的手足口病疫苗 。饭前、便后和外出后,妈妈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宝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如果周围有患病宝宝,妈妈不要让宝宝和他接触 。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水杯、小碗、小勺等,在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消毒 。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物、被褥 。
以上内容介绍的是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现在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手足口病的知识,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状况 。做好预防并及时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让孩子健康成长 。
    『文章♂来②自妈育儿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