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艾灸治病最适合 艾灸治疗病症方法

艾灸大家都知道对吧,艾灸的治疗功效是非常好的,是现在最流行的养生保健的一种方式 。现在夏天也快要到了,部分人都出现了体内虚火旺盛的情况,导致食欲不振,而在夏天进行艾灸治疗也是最好的,那么你知道夏天艾灸可以治疗安歇疾病吗?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吧!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冬病夏治”,这是中医理论,所以患者可以在家自行艾灸,但是要注意事项 。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 。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
艾灸治疗病症方法

夏季艾灸治病最适合 艾灸治疗病症方法

文章插图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 。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
治失眠多梦
百会穴(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线)、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印堂穴(两眉之间)、太阳穴(耳廓前外眼角延长线上方) 。每天对这几个穴位艾灸2次,每次10-20分钟 。
治腹泻
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 。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
治胃痛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 。胃痛可立即缓解 。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 。
治面部皱纹多
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 。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 。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
(养生)
治面瘫
用隔姜灸法,即取新鲜生姜切0.2厘米厚的姜片,上用针刺数孔,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在患侧的阳白、颊车、地仓、颧髂及四肢双侧的合谷,足三里穴,每穴施灸3~5壮,施时局部灼烫时,将姜片提起片刻再放下,反复几次,直至艾炷全部烧完 。每晚卧前施灸1次 。
治牙齿松动
每晚临睡时,端坐凳上,将艾条点燃后,在下肢的绝骨、涌泉穴上悬灸,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再请家人帮助,施灸肾俞、大杼穴,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 。农历每月前2日下午5时~9时施灸 。补肾益精,强骨固齿 。
治雀斑
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 。通经活血,防治雀斑 。
治眼睑下垂
用艾条点燃后,在上眼睑至前额部来回悬灸,至局部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施灸20分钟左右 。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 。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
治面部虚胖
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 。益气健脾,养血容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