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究竟是什么


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究竟是什么

文章插图
相信大家对于手足口病并不陌生,在孩子的身边此病相当多见,而且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性,让患儿的手足口三个部位都是会出现很多的水泡,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此病的预防工作,了解一下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会有哪些呢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一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十分重要 。家长应教育儿童加强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 。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
二是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应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不要用自己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同时也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 。
三是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
四是要加强孩子的营养,注意让孩子休息好,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
五是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 。如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应积极配合 。如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还应及早告诉老师 。孩子未彻底治好前,不要急着到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给别的儿童 。
六是注意做好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清理垃圾、粪便,加强开窗通风,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 。
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1、一般症状表现: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
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
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
2、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
综合认识到了上面的相关知识之后,相信妈妈们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特别的了解了,此病会给很多的宝宝带来痛苦,对于他们的健康带来伤害,所以大家应当重视手足口病的出现,做一些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让孩子能避开相关的危害 。
    【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究竟是什么】【妈育儿网独*家使♀用,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