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同思考奇妙世界


与孩子共同思考奇妙世界

文章插图


“风筝为什么可以飞上天空?”
“眼前的房门是怎么跑到我的眼睛里来的?”
“你说过树是有生命的 。那么如果我把苹果摘下来的话 , 果树会不会疼呢?”
面对孩子的这些千奇百怪、不能一言以蔽之、甚至也许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 爸爸妈妈们该如何应对?
“如果一个人没有同孩子一起谈过哲学的话 , 他就错过了一份生活中最美的礼物 。”美国儿童哲学的专家G·马修斯曾这样说过 。他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 跟孩子谈哲学 ,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玄而又玄 , 其实答案是肯定的 。这里的所谓哲学行为 , 就是要你在面对孩子的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时 , 停止老生常谈 , 因为此时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孩子答案是A还是B , 而是和他们一同去经历寻找和发现的乐趣 , 因为孩子是天生的思想家 。
如果你曾经尝试着与孩子共同思考世界 , 你会从他们身上获得令你吃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一、保持和孩子一样好奇的心 , 与他们共同经历寻找和发现的喜悦
如果一个小女孩 , 手拿着海螺贴在耳朵上对你说:“嘘 , 小点声 , 海是螺的故乡 , 螺在讲它故乡的故事 。”这貌似天真的话语 , 估计会让你“傻”半天 , 尽管你从不自认为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
傻完了 , 请接着想下面的问题:“爸爸 , 眼前的厕所门是怎么跑到我的眼睛里来的?”克里斯塔·沃尔芙在他的小说《故障》中一个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如果是你 , 你会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小说中的爸爸给儿子画了一扇门和眼睛 , 又画了光线是如何交叉进入眼睛 , 通过视神经传输给大脑的视觉中枢 。尽管小男孩知道了是大脑的加工才使自己的小小的眼睛可以看到那么大的厕所门 。
这个问题是不是也难倒你了呢?其实 , 把你的窘迫和疑惑抛到一边去吧 。小说中爸爸的解释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合适的 , 但是 , 孩子们并不那么容易被一个说法敷衍 , 他们总是要刨根问底 , 直到他们被别的问题吸引 。
一位教育家说过 , 对孩子的头脑最实用而又最自然的练习就是交谈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要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给予标准答案 , 仿佛有某个问题答不出来就有失父母的威严 , 其实 , 这时父母们错过了开启“人生最美的礼物”的机会 , 如果能够和孩子们共同充满好奇地去寻找答案 , 并且不会因为一个答案的存在就将问题扔在一旁 , 那么你会和孩子共同经历许多发现的喜悦、成长的痕迹 。
比如面对上面小说中的问题 , 如果你是那位父亲 , 你完全可以这样应答: “孩子 , 你说得对 , 谁能确定眼睛看到的门就和真正的门一般大呢?”把孩子的问题当成了一个契机 , 去思考曾一直认为想当然的事情 。如果你有兴趣 , 还可以在这种时候反问自己的孩子:“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如果你通过这种方式和孩子交谈 , 孩子自己不仅会在思考当中可以获得乐趣 , 而且会觉得自己获得了认可 , 也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 因为自己的好奇与自己的问题居然得到了大人世界的重视 , 你可不要小看这些事情 , 这对孩子来说可是很受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