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十倍 这只消费大牛股为啥被“团宠”?这四大基因缺一不可!

_原题为:6年十倍,这只消费大牛股为啥被“团宠”?这四大基因缺一不可!深度复盘:宽阔的护城河怎么建成的?
摘要【6年十倍 这只消费大牛股为啥被”团宠”?这四大基因缺一不可!】近期海天味业从高点回调了近20%,但市值依然保持在5000亿元之上 。如果与2014年2月11日上市首日收盘价相比,海天味业用了6年多的时间上涨了近十倍,成为投资界梦寐以求的“Tenbagger” 。(券商中国)

6年十倍 这只消费大牛股为啥被“团宠”?这四大基因缺一不可!

文章插图
近期海天味业从高点回调了近20%,但市值依然保持在5000亿元之上 。如果与2014年2月11日上市首日收盘价相比,海天味业用了6年多的时间上涨了近十倍,成为投资界梦寐以求的“Tenbagger” 。
如果将海天味业的涨幅分解来看,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海天味业的上市以来净利润上升了2.3倍,估值也跟随提升了约2倍,市盈率从刚上市时的30倍提升至90倍 。
然而,抛却海天味业的估值因素,就像巴菲特说过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复盘海天味业基本面的成长历史,对于投资者认清消费大牛股的基因,以及思考“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值得长期投资的优秀公司”具有参考意义 。
关键词之一:市占率不断提升
在90年代初期,海天味业还是一家区域性调味品企业,但后来经过长达近二十年的努力,该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跃居行业榜首 。
海天味业的长期投资人老田是一位从80年代中期就移居深圳的厨艺达人,他经常出入于超市等地,对海天味业在超市的货架陈列有着深刻的印象:90年代初期,南派酱油的老大是李锦记,还有散装老牌致美斋,剩下的都是杂牌酱油林立,海天酱油仅占据货柜的一个小角落 。
普通投资者可能有所不知,海天酱油的2000年之后的迅猛成长,其实与2004年酱油行业曝出“毛发酱油”丑闻有巨大的负相关关系 。2004年1月,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一期名为《“毛发酱油”令人发毛》的节目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
“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买过杂牌酱油,李锦记有点偏咸,致美斋后来没有太大发展,我从口味上也慢慢固定下来只买海天酱油 。”老田说 。
机遇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这不得不说到海天味业的未雨绸缪 。早在90年代,海天就已投入3000多万元引入国外生产线,公司提出规模化和品牌化战略 。1994 年公司就率先在调味品行业内提出品牌发展的战略,整合统一了品牌形象,并重点通过产品的终端渗透力进行品牌形象的推广,创造了业内新的营销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调味品在人们心目中低档和杂乱无序的印象 。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对中国调味品行业著名品牌企业的调查,2010年海天味业在调味品行业总产量位列第一位,公司各主要产品酱油、酱类、蚝油市场占有率均保持在行业第一 。
在市占率提升的过程中,海天味业坚持的“以至善之心,调味中精品”,与龟甲万的“德为本,财为末,勿忘本末”非常相似,好公司都是靠好的产品不断占领消费者心智,最终正是价值观致胜 。
值得一提的是,食品饮料行业往往是强者恒强,海天味业在2010年上升行业第一之后的十年里,总收入年化复合增长率依然为20%左右 。根据海天味业的公告,海天味业在调味品行业的市占率目前为15%,而日本的调味品企业龟甲万在日本国内酱油市场的占有率为30%以上 。
曾任南方基金社保基金投决会主席的蒋峰说过,长期跑赢大市的 “好行业”具有一些基本特点,首要的就是竞争格局良好,最好不依靠行政权力维持,而是由市场充分竞争后形成的寡头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