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患上手足口病的症状


小儿患上手足口病的症状

文章插图
【小儿患上手足口病的症状】小儿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夏季是高发期,以手、足、口、臀部的皮疹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伴有体温升高,以5岁以下儿童常见,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儿童聚居的地方出现聚集 。那么小孩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呢?
专家说,手足口病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向重症发展,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就可能有死亡的危险 。所以,及早发现和治疗手足口病是非常重要的 。
3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发病率最高、病情发展迅速更需要早期诊治 。
如何才能早期识别手足口病呢?专家指出,很多人认为“手足口病”就看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有没有出疹,固然这是它的主要表现,却并非唯一和必然症状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可能不典型,好像我们这次接诊的重症患儿就是如此” 。此外,根据临床分类不同,手足口病还可能有其他症状 。如普通病例可伴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表现;重症病例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惊厥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危重症病例则可能出现频繁抽搐、昏迷、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休克等更严重的情况 。
“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看到以上重症病例的表现应尽快就医 。普通病例门诊治疗,并继续在家观察,还要及时复诊 。有重症及危重症状的患儿则需要住院治疗” 。
9月是手足口病好发时段,幼儿园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开学后幼儿园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 。儿童家长、学校老师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以防大人因隐性感染而将病毒传播给儿童 。若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儿童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
未结束手足口病流行期,应继续做好防控工作 。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发生的有效方法是:洗净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 。家长平时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哺乳期的母亲喂奶前要清洗乳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每日晨起观察孩子的体温和精神状态,检查手、足、口和臀部是否有皮疹或疱疹,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就医;托幼机构要做好晨午检,及时发现发热、皮疹的孩子,并立即通知家长带小孩就诊 。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介绍的是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家长朋友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注意孩子的衣服清洁干净,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