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晓姑娘成长故事

安抚政策(4.26)
连续几天,晓晓的“暴政”彻底收服了臭皮 。臭皮远远地见到晓晓追来,转身就跑 。近不了臭皮身,晓晓觉得老这样没劲,必须得靠近臭皮 。晓晓不再凶恶地大叫,换成大声呼唤,就象母亲呼唤游子那样,“来——,来——”,一边还拍拍双手,做出要抱臭皮的意思,“抱、抱”晓晓对臭皮叫,那态度象说:不欺负你了 。
马戏表演(4.27)
钱圩奶奶在自行车后架上给晓晓安了个座 。吃晚饭时,晓晓坐在后坐上,爸爸骑车在场地上兜圈子,妈妈则站在中间给晓晓喂饭 。晓晓吃一口,爸爸兜一圈 。那样子象马戏团里猴子骑车拉熊猫的表演,不过中心人物往往不是骑车的猴子,而是坐车的熊猫 。
追逃行动(4.30)
象大多数小孩一样,晓晓吃饭总是个问题 。绝大多数时候,问晓晓“宝宝吃饭吧?”晓晓总是摇头,并且转身就逃 。每次喂饭,总是一次追逃行动 。钱圩奶奶给晓晓喂早饭,从吃饭间喂到客堂间,从客堂间喂到门前空地,最后直奔田间草地 。晓晓注重的不是吃什么,而是一个怎么吃的过程 。
小别重逢(5.2)
趁劳动节的长假,爸爸、妈妈、舅舅、舅妈登上了五岳之颠的泰山 。妈妈是自打生下晓晓以来第一次一整天离开晓晓,爸爸则是第一次离晓晓这么远、这么高 。回到家,远远地看见晓晓被一位阿姨抱着,爸爸和妈妈一齐奔向晓晓 。亲啊、亲,晓晓快乐地直蹬脚 。阿姨知趣地悄悄走开了 。
上海行(5.6)
为了让晓晓也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由舅舅开车来了一次上海行 。看见人民广场气势庞大的喷水,晓晓直拍胸脯,表示害怕 。逛地下商城时,晓晓又恢复了胆量,自个儿要往这、往那走,对每一位营业员阿姨笑 。在超市里,晓晓既不肯坐车也不肯别人抱,赖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不走 。妈妈说:带晓晓比登泰山还累 。
快快长牙(5.8)
晓晓四个月出牙,八个月时已长出八颗乳牙,这以后就一直没动静 。这几天妈妈忽然发现晓晓下牙床冒出几星白色,终于要长出两颗大牙!
晓晓的笑(5.11)
晓晓有多种不同的笑,最普通的是被逗乐而开怀大笑 。做了坏事或做坏事前,晓晓会狡谲的微微一笑;如果她想敷衍别人,“嘿嘿”晓晓就这样咧嘴假笑两声;更多的时候,晓晓对着别人笑是想引起注意,脸上堆起僵硬的笑容,看上去很滑稽,如果别人没注意,晓晓就用力发出笑声,总能奏效 。
有画画的天赋吗(5.12)
晓晓很小就会象模象样地拿起笔来,等她明白笔能够画出线条时,总是很积极地找白纸乱画一气 。奶奶问:“宝宝要不要做歌唱家?”晓晓摇头,“要不要做画家?”晓晓点点头——她是不是认为画家只是划几条线、画几个圆而已?
散步(5.13)
晚饭后,晓晓最爱散步 。走路尽管还稚嫩,却偏偏耍花样 。奶奶说;“抬头、挺胸、撅屁股 。”晓晓就把头一仰,直面天空,小屁股朝后一翘,左右扭摆;时不时又来个全身大放松,把身体的重量全托付给牵着晓晓的爸爸和妈妈;兴奋时则来一溜小跑,或蹭蹭乱蹦 。
蚊子的杰作(5.15)
清晨五点半,晓晓还闭着眼睛就咧开小嘴哭,爸爸妈妈都不知怎么回事 。等晓晓一睁开眼睛,才发现右眼皮上竟然被蚊子叮了个大包,只能睁开一条细缝 。瞧着宝宝滑稽的“独眼龙”,爸爸忍不住笑出了眼泪,不料“哇”一声,晓晓更大声哭起来,满含委屈,对爸爸的表现表示强烈地抗议 。
唐诗(5.16)
好象所有的孩子都以会背几首唐诗作为保留节目,即使他们什么意思都不明白 。奶奶闲来无事,教晓晓填字游戏 。“锄禾日当—,”“呜,”“汗滴禾下—”“乎,”“谁知盘中—”“贪,”“粒粒皆辛—”“乎,”“哇!宝宝好聪明哦!”不久晓晓又学会了《鹅》,但晓晓从不轻易显露,除非她心情好或她想得到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