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子引导孩子 16种儿童教育方法( 三 )


【家长如何子引导孩子 16种儿童教育方法】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合作,可帮助教育新方法的发展,并将其视为不同智慧汇集的要素,儿童教育责任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 。他们深信,只有当老师与家长使用参与时,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 。
目前中国一些城市也有运用此种方法的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全国不足20所 。
05、爱弥尔教育法此教育法源于法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卢梭所著的教育专著——《爱弥尔》,它共分五卷,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
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
目前在国内根据卢梭教育理念实施的爱弥尔教育法主要有东莞的爱弥尔幼教集团下属的各园 。
06、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出生于1898年的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并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 。
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纯洁心灵 。只有促进纯洁心灵的发展,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 。
他认为:“要十分重视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及其活动,从小开始就要不断努力把这种生命力转化为能力 。这样,人的生活道路才不会中断 。”铃木镇一著有《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 。
07、陶行知生活教育法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师从于教育思想家与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杜威 。在杜威看来,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学校自身就是社会的一类,也可以说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是两个不可分离的杜威教育哲学中的警语 。
陶行知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并于1926年创办南京晓庄师范,1932年创办上海工学团,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学校中予以实施 。
何谓“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 。”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育又改造生活 。
所以说“生活教育”包含主要精神有:
1〉是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
2〉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3〉是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4〉是“生活即教育”主张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在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课程中得到具体实施,在世界各国的幼儿园教育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如美国的自我服务与我国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即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