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小蚂蚁让座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小蚂蚁让座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语言活动小蚂蚁让座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听听、说说使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感受老少之间互爱帮助的温馨情感,初步获得尊敬老人的认知,学说一句礼貌用语,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小蚂蚁让座教案吧 。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尊敬、爱护老人的故事,适合于小班幼儿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家庭中,孩子和老人接触较多,他们依恋老人,接受老人的爱护和照顾 。
但是,对于老人也是弱者却往往没有感觉到 。本教材通过熊婆婆形象,让幼儿感知老人的另一面——年老体弱,需要照顾 。这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来说也许是一次新的发现 。
活动过程中设计了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知老人的体弱.从而引导出应该照顾老人的初步认识 。
本活动还设计了边听录音边表演故事的情节,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体验老少之间互爱互助的情感,并学说生活中能用的礼貌用语 。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说说使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感受老少之间互爱帮助的温馨情感,初步获得尊敬老人的认知 。
2.学说一句礼貌用语 。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
活动准备
1.熊婆婆头饰、服饰,小动物的头饰 。
2.小椅子供搭汽车,另提供车头和方向盘作道具 。
3.故事录音带 。
活动过程
1.听故事,感知熊婆婆年老体弱,需要照顾 。
(1)交代故事名称,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听的兴趣 。
(2)至“汽车开到半路车站,上来了熊婆婆”处,老师可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出熊婆婆年老体弱,走路很累说话吃力的样子,形成幼儿对老年人体弱、力不从心的视听感知觉 。
(3)至“大家都说:熊婆婆,来我这里坐”处,提问启发:为什么大家都要请熊婆婆坐?
引导幼儿在已有的听、视觉感知基础上,讨论得出应该同情和帮助老人的初步认识 。
2.表演故事,练习说说礼貌用语,进一步体验帮助老人,互相和谐的快乐情感 。
(1)播放故事录音,师生共同表演故事,老师扮演熊婆婆,小朋友分四组分别扮演小羊、小狗、小猴和小蚂蚁并随角色练习说:“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
(2)全体小朋友唱一首歌给熊婆婆听,“熊婆婆”表示非常地快乐,体现老少之间融洽快乐的情感 。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
故事内容
小蚂蚁在公共汽车站爬上了汽车,他要到森林里去看外婆 。汽车里坐着小羊、小狗、猴、小猪好多好朋友 。他们有的到森林里采磨菇,有的到森林里捉迷藏,有的到森林里捉迷藏,有的到森林里的湖边游玩 。
嘀嘀——汽车开了 。大家唱起了歌儿.真高兴 。
嘀嘀——汽车开到了半路的车站,上来了熊婆婆 。她是到森林里去看他的外孙小熊的 。熊婆婆上来了,呀!往哪里坐呢?座位全坐满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