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的思考 3+1+2模式怎么选科优质

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的实施也给高中和高校带来了深度的思考 。

新高考改革的思考 3+1+2模式怎么选科优质

文章插图
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考一、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
1、优势: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 。
2、挑战:以浙江省为例,3门选考科目,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组合 。这样的组合排列达到了35种,这么多的选择给学生选课和高中安排课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导致某些高中只限定了几种选择,开设几种课程,学生只能在这几种选择中选课,否则无法开课 。
35种选择形式,造成学生选课并非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而选择,他们会从科目的难易程度出发 。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高考选科科目发现,物理是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最高的科目,达到了91%的覆盖率 。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都避开了物理 。从杭州市2016年10月公布的选考数据发现,选考最多的是化学,然后依次是地理、历史、政治、物理、生物、技术,物理列倒数第三位 。
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一个学生要填报80个专业志愿,由于批次合并后增加了区分高校层次的难度,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如果对高校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调查,志愿填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本分数,填报三本专业”的现象,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
二、新高考改革给搞高校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
1、优势:高校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选科要求选拔学生,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另外,会促进高校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增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吸引力,整体提高学校实力 。
2、挑战:首先是确定+1的录取科目很麻烦 。从2017年录取的情况来看,一般高校均确定“三门选考科目,一门符合即可”的专业对口方案 。结果却出现了选考专业与录取专业“错位”的情况 。如高校物理学专业要求是必须学习物理和化学,而学生只要三门选课中只要有化学就可以录取,那物理怎么学呢?这会给高校教学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挑战 。但是,如果科目限定必须选物理,则高校可能会面临选考物理的学生人数少,造成生源不足,或者是造成录取分数大段下降 。
新高考 3+1+2如何选科1、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①历史+政治+地理:
艺术专业、传媒专业 。一些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
②历史+政治+生物:
日语、体育、医学类普通生 。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 。在专业选报比率上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
③历史+化学+地理: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很差,而文科特别优秀的学生是最佳选择 。
④历史+地理+生物:
日语、体育、医学类普通生 。可报专业比例为77.8% 。地理生物学习起来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 。但竞争力很大 。
Q:
历史+化学+生物组合不推荐的理由:
A:
化学+历史这种理科中等难度(理科中一般难度: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中等难度(文科中一般难度: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 。
2、选报物理学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