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检测新生儿听力的方法


居家检测新生儿听力的方法

文章插图
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家宝宝有对健康的“顺风耳”,可要是在居家生活中,宝宝看起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想送宝宝去有关机构检测听力的话,会有哪些机构接受检测,费用又如何?本文就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告诉妈妈 。
宝宝听力的好坏将影响宝宝说话的能力,更影响宝宝智力的发展 。宝宝越小,越不容易发现问题,也就越容易耽搁 。所以,妈妈切不可小视宝宝的听力问题 。居家生活中,如何检测宝宝的听力,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行为观察
【居家检测新生儿听力的方法】家庭自我检测中,最常用到的是“行为观察”,也就是看宝宝对声音的反应是否正常 。宝宝的月龄不同,他在听到声响后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
宝宝的正常表现:
一般而言1-2个月的宝宝,他对较大声音的反应很强烈,比如家中的关门声很大或者有玻璃杯打碎时,宝宝就会有惊跳的表现;还比如过新年放鞭炮,“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也会让宝宝吓得哭起来 。
如果宝宝6个月了,他对声音的辨别就会敏锐一些,他的表达也会更清楚 。当宝宝在另一个房间里哭的时候,妈妈的安抚声如“乖,宝宝,别哭,妈妈就来了”之类的话就会让宝宝安静下来,并有可能平息宝宝波动的情绪 。
当宝宝9个月时,他已经可以爬行甚至走路了,这时,如果有一个较小的对象如积木等在宝宝身旁落到地上,宝宝就会上下左右寻声去找 。
宝宝的异常表现:
若当宝宝听力出现障碍时,他就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 。妈妈越早发现,就越容易进行干预,也就越容易抢救宝宝的听力 。
妈妈可以注意一下,如果家里3个月以下的宝宝对于突然发生的巨响毫无反应;或者到了半岁以后宝宝还不会寻找声音来源;又或者过了1岁'宝宝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甚至宝宝24个月了,还不能说两个字以上的短句 。这时,妈妈可就要特别留意宝宝在听力上面的发展,必要的话,要及时送宝宝去检测和诊断 。
而超过24个月的较大宝宝,他常表现出的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就比较明显了,如:要求别人重复讲话;将电视机、收音机的音量调得很高;看电视时歪着头,将耳朵靠近电视机;听不见小鸟叫;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这时候妈妈可要及时将宝宝送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
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的基本描述
宝宝的语言发育,也代表他的听力是否正常 。下面的一些描述,虽然不是绝对对应每个宝宝的,但也可以作为检测宝宝听力是否正常的一个依据,如3、4个月的宝宝开始发出一些喃喃母语,当宝宝6个月时,他说出的就是一些有语调的声音了 。而当宝宝9个月大,他就会模仿大人发出的声音 。若妈妈说“啦……啦……”,宝宝就会回应“啦……啦……” 。
到了1岁,宝宝开始自主发音了,他就会有意识地发出“爸爸”、“妈妈”等一些简短的词语 。
宝宝迟说话与听力障碍引起的说话困难的区别
常有妈妈对宝宝迟迟不肯说话感到疑惑,而怀疑是不是自家宝宝听力有问题 。这里,我们有一个方法,可以区别宝宝是否是因为听力问题引起的说话困难 。
1、如果宝宝的听力有重度障碍,那他根本就不会讲话 。如果宝宝的听力有轻度障碍,那宝宝对大人的指示就不会理解,并会显得很木讷 。
2、如果宝宝的听力没有问题,只是开口的时间比较晚,那他就会听得懂大人的指示,并表现出服从命令 。这样的宝宝,只要耐心教导,说话是迟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