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故事简介 窦娥冤讲的是什么优质( 二 )


张驴儿设计毒死蔡婆婆未遂,反倒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时,根本来不及悲伤就立刻想到新点子占有窦娥 。假惺惺的张驴儿询问窦娥这场杀人案究竟是想要“官休”还是“私休”,所谓官休,就是张驴儿要告窦娥,而私休就是窦娥嫁与张驴儿以此抵消 。窦娥这样回绝:“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 。”
男权文化中,女性的贞洁坚守不仅是一种道德,甚至成为男性对女性美的期待的组成部分 。你看,义正言辞拒绝的窦娥在张驴儿眼中反而更具魅力——“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不似这小妮子生得十分惫赖”“我今生今世不要她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 。

窦娥冤故事简介 窦娥冤讲的是什么优质

文章插图

窦娥冤案的前前后后——男权话语的集中体现
面对张驴儿的诬赖和逼婚, 窦娥选择见官, 可是在男权的高压控制下, 她的话语权微乎其微 。
张驴儿的几句话就让赛卢医(卖给张驴儿毒药的那位)成了证人,同属男性阶级的楚州太守桃杌一味听从张驴儿、赛卢医的诬陷, 对于窦娥的诉冤置若罔闻,进而言行逼供 。甚至后来所谓“清官”窦天章初次接触这个案子的时候,不等窦娥的魂魄辩解首先斥责了一番 。封建时期的女子的话语权可见一斑 。
面对太守的严刑拷打,窦娥依然相信只要自己不招认,正义还是会战胜邪恶的 。(见第二折:“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 。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我肉都飞,血淋漓!”)而男权统治者太守说如果她不认罪便要打蔡婆婆时,窦娥便坚持不住了,最终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婆婆的安全 。
后来窦天章成为了“清官”,窦娥的魂魄便刻意让父亲审阅她的案卷,最终案件得以重新审理,窦娥终于得到了清白 。我们可以说,从这个案件的前后,可以看出当时的法治环境特别恶劣,只能寄希望于人治 。而人治之人,也是男人,窦娥的亲生父亲 。可见,男权社会中, 女子的抗争只能借助于男性力量才能取得胜利 。

窦娥冤故事简介 窦娥冤讲的是什么优质

文章插图

至于窦娥死前一定要发那三桩誓愿——“血溅白练”“飞雪六月”“亢旱三年”,借助非现实力量表示自己的反抗、证明自己的清白,无非是对着现实失望到底,“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的悖论一直纠结在她脑海中: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
因此她只能寄希望于往生——这辈子一定要是清白的,来生或许就不会如此苦命了 。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在对现世生活的种种失望下,她们只能把目光投向渺茫的来世,这是在精神麻木之下选择的一种“解脱”方式 。
而从本质上看, 窦娥的誓言最终也不过是仅仅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张驴儿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从根本上说其实并没有动摇到男权文化的统治地位 。誓愿的实现与窦天章最终为她翻案也不代表窦娥果然就是胜利了, 因为,她是没有逃离死亡的命运的 。
可以说,窦娥之冤是在封建男权文化中的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