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偷闲”打卡艺术展本地文化活动成年轻人新宠

_原题为:博物馆“偷闲”打卡艺术展本地文化活动成年轻人新宠音乐剧、话剧、脱口秀正在成为年轻人下班后休闲活动新宠 , 周末去打卡米奇艺术展或在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上“邂逅”梵高、马蒂斯 , 丰富生活的同时提高艺术审美……2022年上半年 , 受国内疫情形势影响 , 文化消费市场整体收紧 , 本地化、近距离、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占据主导 。
如今 , 潮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激发文化消费活力 , 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形成行业共识 。未来 , 乡村场景营造、“非遗+文创”、社群经济将持续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 。
【博物馆“偷闲”打卡艺术展本地文化活动成年轻人新宠】场馆参观、观影赏剧
本地文化活动取代异地出游
2022年上半年 , 受国内疫情形势影响 , 文化消费市场整体收紧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近日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旅游消费数据报告》 , 疫情打乱了旅游市场的复苏节奏 , 国内居民的出游意愿与消费受到影响 。居民本地休闲和异地出游需求收紧 , 相比2021年 , 超过五成的居民和游客线下文化休闲频次、文化消费支出减少 。
国内文化和旅游休闲半径进一步收缩 , 本地化、近距离、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占据主导 。2022年上半年 , 居民文化消费的线下场景主要集中在都市商圈及文化街区、文化场馆、城市周边及乡村 。
居民和游客的文化消费内容按比例排序依次为:文化熏陶和艺术体验、文化场馆参观、观影赏剧、群众文化体验(广场舞、大合唱等)、传统文化体验(非遗、节庆活动等)、科技动漫(网络视听、数字阅读、机器人、虚拟现实等)等 。
在家看一场VR球赛如同身临其境 , 歌手线上直播音乐会冲破了空间限制――线上空间成为国内文化休闲和消费的重要场景 。95.4%的受访者表示进行了线上文化休闲活动 。居民的线上文化休闲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影视及视频直播、线上展演、文化场馆云体验、知识充电、在线网课等领域 。居民愿意为优质的线上文化休闲内容付费 , 也有意愿进行线下体验消费 。
此外 , 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 。游客的文化体验内容包括文化场馆参观、打卡文艺小资目的地、看剧观展、演艺及节事活动、民俗体验等 。从消费支出结构看 , 文化消费在旅游支出中的比重主要集中在10%至30%区间和30%至60%区间 。
潮流与传统融合新消费空间
科技支撑开辟新领域
在北京 , 传统的西单商圈将打造成为集时尚交往、数字消费和金融商务于一体的时尚魅力圈;被誉为全国时尚潮流地标的三里屯 , 摩登派对、咖啡节、艺术装置展、电竞潮玩活动正在轮番上演 。
潮流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 , 激发都市商圈及休闲街区消费活力 。围绕当代消费者追求的无界感、代入感、沉浸感 , 国内多地商业街区、文化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加快了在潮流时尚、文化创意、科技赋能、场景营造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 改造归来后强势复兴 , 成为当下重要的文化消费场景 。专项调研数据显示 , 文化消费线下场景中都市商圈及休闲街区占比达到55% 。
与此同时 , 基于现代视角的历史活化持续激发文化场馆消费活力 。今年暑假 , 北京不少博物馆上新重磅展览 , 一批重磅文物越洋抵京:国家博物馆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汇集来自意大利的308件(套)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青铜器、雕塑、陶器、钱币等珍贵文物 , 展示意大利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国家典籍博物馆的“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 汇聚了来自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等9家叙利亚博物馆和3家国内博物馆的196件(组)精美文物;中华世纪坛的“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 , 观众可近距离领略梵高、莫迪利亚尼、毕加索、康定斯基、莫兰迪等20世纪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艺术大师的珍贵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