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被称为“第二大脑”,宝宝常做这几种手指训练,早教钱都省了

文|水儿妈妈育儿分享(文章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各人转发分享)
平常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个词:心灵手巧 。 说得是一个人手特别灵活 , 能体现出他很聪明 。 虽然这种说法是一种经验之谈 , 但也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
手指被称为“第二大脑”,宝宝常做这几种手指训练,早教钱都省了
文章图片
手指是人类的“第二大脑”
手是人类神经感觉最为丰富的一个部位 , 人手上的神经纤维数量可以达到100万根 , 这是其他所有动物都没有达到的一个数量 。 因此 , 人的手脑联动功能是所有动物中最复杂的 。
手指被称为“第二大脑”,宝宝常做这几种手指训练,早教钱都省了
文章图片
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WilderPenfield在研究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时候 , 将大脑中各区域与身体进行了对应 , 绘制了一幅“大脑地图” 。 从这幅“大脑地图”中可以看到:手部占据了运动皮质区域的三分之一 , 占据了躯体感觉皮层区域的四分之一 , 是整体所占的比例最大的 。
也正是因为手指与大脑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 , 所以手指才会被称为“第二大脑” 。
手指被称为“第二大脑”,宝宝常做这几种手指训练,早教钱都省了
文章图片
科学研究表明:
当我们的手指做简单的运动时 , 大脑中的血流量会增加10%左右 , 而当手指做精细运动时 , 大脑中的血流量将会增加35%以上 。
因此 , 孩子在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的时候 , 大脑会同时受到刺激 , 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 。
手指被称为“第二大脑”,宝宝常做这几种手指训练,早教钱都省了
文章图片
所以在宝宝大脑发育期的时候 , 家长最好能常带宝宝做几种手指训练 , 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 让宝宝更聪明 , 这可比花高价报早教班的性价比高多了!
要想选择出适合宝宝的手指训练 , 家长首先要了解一下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3个月左右:双手可以打开 , 开始主动抓握;
6-12个月左右:宝宝开始有抓、放、扔、撕等手部动作;
1-2岁:手部精细动作快速发展 , 可以用手使用简单的工具;
2岁后:手部精细动作进一步发展 , 可以使用更多精细的工具 , 比如手工剪刀、画笔等 。
手指被称为“第二大脑”,宝宝常做这几种手指训练,早教钱都省了
文章图片
手指训练一:手指谣
对于低龄阶段的宝宝来说 , 锻炼手指应该首先从不需要工具的方式开始 , 当宝宝的手部力量和灵活性都有了进步之后再考虑使用一些工具 。 家长都知道 , 小孩子都特别喜欢音乐 , 所以家长可以教宝宝一些手指谣 , 一遍唱或听童谣一遍学习一些简单的手指动作 。
手指被称为“第二大脑”,宝宝常做这几种手指训练,早教钱都省了
文章图片
手指训练二:贴纸游戏
2岁左右 , 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 像捏、放等比较灵活的动作也都可以逐渐完成了 , 这时就可以用一些小工具帮宝宝锻炼手指 。 我比较推荐的方法是给孩子玩贴纸游戏 。
贴纸游戏有两个好处 , 一是贴贴纸的时候 , 手指不仅需要捏住贴纸并且放下 , 而且需要将贴纸的形状对接好 , 这种动作对宝宝来说是有点难度的 , 可以很好的锻炼手部的灵活性 。
二是贴纸游戏中 , 宝宝需要观察空白的形状和其他的环境来找到合适的贴纸对应上 , 这个过程需要宝宝动用观察力和思考力 , 能进一步锻炼大脑 。
手指被称为“第二大脑”,宝宝常做这几种手指训练,早教钱都省了
文章图片
手指训练三:折纸等手工
锻炼手指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手工 , 3岁以后宝宝就可以玩一些折纸、剪纸、橡皮泥等手工 。 开始可以从一些比较简单的折纸和橡皮泥做起 , 等宝宝可以按照要求做手工的时候 , 就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手工书 , 让宝宝学一些复杂的手工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