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创始人孙先红 蒙牛创业元老孙玉斌( 二 )


4) 整合资源
有了品牌,蒙牛开始进行产品的生产,这时蒙牛依然没有建厂房,买设备,牛总遵循2:8法则,他自己提供20%的品牌资源,其余的80%整合社会资源 。当牛根生了解到拥有中国最大奶源生产基地的黑龙江省有一家美国独资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效益很差时,他就带7个精兵强将去把这个企业托管了 。“蒙牛”牌第一年2000万元牛奶的销售额就全是由这个企业完成的 。牛根生不仅没有给这家公司投资,他们8个人还每年共挣这个企业47万元的年薪 。蒙牛这种运做成功了,在短短的 2、3个月的时间内,牛根生盘活了企业外部7.8亿元的资产,完成了一般企业几年才能完成的扩张
蒙牛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目前,参与公司原料、产品运输的600多辆运货车、奶罐车、冷藏车,为公司收购原奶的500多个奶站及配套设施,近10万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合计总价值达5亿多元,都是通过当地政府及公司的动员和组织,均由社会投资完成 。打着蒙牛标志的运奶车有500多辆,但这些车没有一辆是蒙牛自己购买的,全部由民间资金购买 。有人开玩笑说,蒙牛只问奶的事,不问车的事 。个体车主买来运奶车,刷上蒙牛的统一标识,与蒙牛签订运奶合同 。
在企业发展的初具规模时,蒙牛没有安于现状,要做全球乳业的领头羊,这时牛总开始借力全球 。2002年是第三次增资扩股,吸收的三位股东分别是摩根士坦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公司,扩股不够,这三家还以10.1元买下了部分老股东的股权 。共投入资金2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5亿多元,占股份33% 。这三家世界金融巨头的加入,给蒙牛的再一次腾飞注入了活力 。
5) 企业文化
蒙牛发展到今天,牛总深知企业要打造百年基业,需要有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因此蒙牛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 。
在蒙牛厂区,你可以看到上百个标语牌 。一进公司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即缺少智慧,又不想流汗,那么请你离开本单位 。”
在容易产生人际摩擦的地方,竖上标语牌:“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在与客户打交道的地方,写上:“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 。在车间里刻上:“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 。在用人原则上,强调“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
文化的构建不仅仅是喊口号,建设起来的文化,需要得到很好的宣贯,文化才能起作用 。牛根生首先带头 。蒙牛的职工餐厅有一条规定,职工被发现有剩菜,每次罚款50元,以此倡导节约 。但是被罚得最多的不是别人,却是牛根生 。因为每次蒙牛来人,为了避免招待不周,总是给客人多添菜,而客人往往无法吃完 。碰到这种情况,牛根生都是主动掏钱受罚 。
按照牛根生的理想,蒙牛不仅要生产好的产品,还要“生产”优秀的人 。于是,只要不是出差在外,牛根生每月至少会有4次例行培训课要讲 。每周二晚上6点到8点半,牛根生都自己准备好材料给中层以上干部60多人进行培训 。“主要是观念上的洗脑”,牛根生说“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
蒙牛有好的文化,而且的到了很好的宣贯,达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应起的作用,因此蒙牛的文化现在成了很多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学习的榜样 。

蒙牛创始人孙先红 蒙牛创业元老孙玉斌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