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市场起飞后 海南旅游迎来哪些机会

作者: 沈晴
自从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开业 , 网约车司机老陈几乎每天都能载到“扫货”的客人 , 消博会期间单子更多 , 有参展商收工后提着大包小包直奔而去 , “免税店现在成了海南特色” 。
30年前老陈刚从甘肃来琼岛寻梦时 , 这里还是远离大陆的一片落后乡下 , 路上连红绿灯也看不到 。1993年海口美兰机场启用前 , 老机场就在市区的国兴大道 , “后来这里废弃 , 黄鼠狼乱窜 , 草长得比人还高” 。随着海口新城区拔地而起 , 现在这片街区成了日月广场所在地 。
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两年之后 , 免税消费如同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今年底 , 备受瞩目的中免海口国际免税城即将投入运营 。这艘位于新海港东侧的免税巨舰占地面积约675亩 , 由6个地块组成 , 其核心部分——免税商业中心的建筑面积达到28.9万平方米 , 是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的两倍 , 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免税商业综合体 。
而从全岛范围看 , 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扩建蹄疾步稳 , 海免、深免、王府井等新老玩家也在瓜分中免集团的蛋糕 , 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 。据不完全统计 , 仅海口一个城市 , 今年就将有8个购物中心陆续开业 , 其中定位高端的海口万象城已于6月底揭开面纱 , 乐高、丝芙兰、露露乐蒙等十多个品牌以“海南首店”入驻 。
为了迎接2025年“封关”大考 , 在自贸港即将全面发力的时期 , 海口将是撬动整个海南消费市场的支点 。消博会期间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 , 共开工项目9个 , 总投资14.17亿元 。
海南这座全球免税业的新“灯塔” , 正在照亮原本暗淡的旅游零售行业 。2018年 , 中旅集团将总部迁入海口 , 成为首家把总部迁入海南的央企 , 目前旗下企业达到30家 , 其中“现金奶牛”中免集团市值超过3900亿元 , 去年实现营收676.76亿元 , 目前其重启赴港上市 , 有望成为港股史上第二大、今年第一大IPO 。
从旅游零售到奢侈品目的地
兰蔻“小黑瓶”专柜50毫升装定价1080元 , 免税店1110元就能带走100毫升;雅诗兰黛“小棕瓶”75毫升装零售价1180元 , 同等价位在“cdf海南免税”App能买两支100毫升装……在各类优惠的诱惑下 , 消费者越买越多 , 预算一次比一次高 , 日益增长的美妆消费撑起了疫情以来海南免税市场的高歌猛进 。
今年第一次参展消博会的科蒂集团 , 带来了高端美妆品牌古驰、博柏利 , 以及蔻依、缪缪等香水品牌的首秀 。目前 , 该集团旗下品牌在海南开设14家门店 , 包括8个独立彩妆专柜、4个护肤门店以及2个限时店 。在科蒂全球旅游零售业务执行副总裁卡洛琳·安德烈奥蒂(Caroline Andreotti)看来 , 海南拥有极佳的旅游资源和政策倾斜 ,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吸引国际品牌大力开拓旅游零售业务 。
“受新冠疫情影响 , 境外旅游停滞 , 这促使中国国内旅游业呈指数级增长 , 而海南也从这波热潮中获益 , 它正从旅游零售热点地区向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购物目的地转型 , 与日本、韩国等知名旅游目的地不相上下 。”安德烈奥蒂向第一财经提到 , 预计到2035年 , 中国中产阶层规模将达到6亿至8亿人 , 这些具有较强购买力、追求高品质的群体将促进海南商业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