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类似?宝宝可能在“做研究”,别轻易打断

在婴儿的教育问题上 , 很多父母会存在两个误区 , 一是更多的刺激活动会让宝宝大脑的突触增加;二是孩子基本的学习能力在出生后的前三年就已经形成 。
其实人类的大脑在不断适应不同的环境 , 因此大脑也在不断地发展中 , 理论上来说 , 它的复原力应该是无限的 。
因此英国插画大师海伦·奥克森伯认为 , 在婴儿0岁阶段 , 重要的不是为宝宝传授知识和道理 , 而是要了解到宝宝的心理需求 , 让他们清楚地明白 , 自我以及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 让宝宝开始热爱这个世界 。
婴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类似?只要给他合适的科学教育就可以
在英国科学权威杂志《自然》中指出 , 每个孩子都是科学的“潜力股” , 只要给他们合适的科学教育即可 。
婴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类似?宝宝可能在“做研究”,别轻易打断
文章图片
其实 , 婴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很类似 , 但这种类似不在于智商高低 , 也无关于知识的多少 , 而在于婴儿和科学家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 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 这个说法是如何成立的呢?我们先来解释观察和实验 。
1)婴儿的观察内容 , 着重于人的面貌和表情
有研究显示 , 婴儿天生对人的面容就有着很深的“迷恋” , 特别是丰富和生动的表情包 , 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 因此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而言 , 他们除了关注自己之外 , 最关心的就是别人了 。
因为他人的表情和眼神 , 是婴儿建立自我认知的基础 , 倘若爸妈的眼神是温暖体贴的 , 婴儿所感受的就是爱 , 反之亦然 。
婴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类似?宝宝可能在“做研究”,别轻易打断
文章图片
2)宝宝在做什么“实验”?模仿就是婴儿的学习方式
说到模仿 , 就不得不提到大脑中的“镜像神经系统” , 神经学家发现 , 人类是能够理解别人动作、意图和感受 , 而这项能力也让人们拥有了重要的学习能力 , 并且赋予了我们“同情心” 。
婴儿的模仿能力 , 并不像大人所说的那样“他们啥都不懂” , 其实宝宝是能够意识到他人的心理活动 , 并且做出一定的推断 。
因此 , 当宝宝在观察爸爸妈妈时 , 父母别轻易打断他们 , 婴儿可能在可能在“做研究” , 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索未知的世界 。
婴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类似?宝宝可能在“做研究”,别轻易打断
文章图片
婴儿通过观察和研究之后 , 会得出啥样的结论?取决于他们的认知
在《宝贝》这部纪录片中 , 导演追随了全球15个家庭 , 耗时3年的拍摄时间 , 将0-1岁婴儿的最新研究呈现给大家 。
很多父母会知道 , 宝宝在0-1岁的时候 , 会经历呱呱落地 , 吃第一口食物、爬行、学说话、开发智力等多个阶段 , 在这个阶段 , 婴儿的“超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 。
其中有一项研究显示 , 父母的教育方式 , 确实会影响婴儿大脑的发展 。 倘若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比较少 , 宝宝的海马体就会变大 , 因为婴儿会感受到自我照顾的压力 。
婴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类似?宝宝可能在“做研究”,别轻易打断
文章图片
如果父母照顾孩子比较多 , 婴儿的海马体就会小 , 并且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足够的安全感 , 会更积极地去探索这个世界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我们就知道婴儿通过观察和研究之后 , 所得到的结论取决于他们对他人的认知 , 也就是说父母是否能够科学养育孩子 。
婴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类似?宝宝可能在“做研究”,别轻易打断】当然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得出的结论是 , 父母爱着他们 , 生活其实很美好 , 但单凭说教很难实现这一目的 , 父母还需要用温暖的表情和动作来让孩子有所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