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广汽相继布局 飞行汽车概念骤然升温

每经采访人员 孙磊每经编辑 裴健如
当下,飞行汽车已成为车企争相布局的领域之一 。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首款电动垂直起降(eVTOL)载人飞行器原型机;广汽集团也在进行飞行器地面调度系统开发工程师、飞行器测试工程师等岗位的招聘;现代汽车旗下子公司Supernal也在近日展示了其新的飞行汽车概念eVTOL Vehicle Cabin的乘客舱 。
据了解,目前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汽车企业都在飞行汽车领域争相布局 。截至目前,入局飞行汽车领域的科技企业有谷歌、Uber、英特尔等,入局的汽车企业则有小鹏汽车、本田、戴姆勒、丰田、现代、通用、吉利、铃木、Stellantis集团等 。
各路玩家竞逐背后,是飞行汽车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 。
摩根士丹利在相关研究报告中称:“到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将创造3000亿美元市场规模,最初会转化部分地面交通、飞机和公共交通的市场份额,而伴随技术发展最终会开启多个全新的商业领域,2040年可发展至1.5万亿美元市场 。”

大众、广汽相继布局 飞行汽车概念骤然升温

文章插图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
飞行汽车概念骤然升温
事实上,飞行汽车并不是新鲜事物 。但从去年开始,飞行汽车概念骤然升温 。
2021年9月初,上海时的科技一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合计千万美元;9月16日,成立仅一个月的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完成百万美元级种子轮融资 。随后,峰飞航空科技和小鹏汇天接连创下国内该行业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
在时的科技的投资方蓝驰创投看来,从Mobility(移动出行)的链条上看,其定义的飞行汽车是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而目前,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叠加,为飞行汽车行业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
在需求层面,虽然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里,但在交通出行上却是以二维空间的地面为主,尤其是城市内部交通 。这就引来一个社会问题,拥堵日益严重,这就与人们对出行的效率要求是越来越高相违背,没有人愿意堵在路上 。随着未来人们出行频率的增多,地面交通显然不利于效率的提升 。
在威尔森高级分析师徐宏看来,日益拥堵的城市道路和时长混乱的交通情况,让汽车的通行效率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地面交通从路面向上和向下进行延伸辐射,将成为发展趋势,向下就是地铁,向上则是飞行汽车 。”徐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在供给层面,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飞行汽车逐渐从电影走进了现实 。比如电池的能量密度、自动驾驶技术、车载装备等一系列的基础技术进步,都会推动这些技术应用在飞行汽车行业的发展 。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企业在研发飞行汽车时,利用了新能源汽车在高等级智能驾驶等方面的相关技术 。例如,小鹏汇天第6代飞行汽车在起飞、降落及飞行时涉及的自动驾驶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就是借鉴了小鹏汽车的技术 。
“突出飞行模式优势、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电动飞行汽车,已成为当今国内外飞行汽车研发的主流 。而电动汽车的发展,为电动航空奠定了较好的技术与产业基础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曾在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1)中公开表示 。
物流或为应用最佳场景
除了产品技术层面的考量,布局飞行汽车业务的企业还需要考虑的,是飞行汽车的商业模式设计 。
一方面,可以由专业的公司进行运营,类似航空公司或者网约车公司;另一方面,则可以直接向消费者销售飞行汽车,类似今天的汽车销售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