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融合社交,吸引青年群体


运动融合社交,吸引青年群体

文章插图

一名腰旗橄榄球爱好者在持球进攻 。这项运动的特点在于参与者不需要穿着厚重护具 , 只需挂上彩色腰旗 。防守方通过拉下进攻方持球队员的腰旗阻止进攻 。进攻方持球触到防守方底线 , 视为得分 。完成得分后攻守转换 , 40分钟比赛中得分更高的一方即为获胜方 。庆子翊摄(影像中国)
轻器材、重体验、高社交、低门槛 , 让小众项目走入大众视野 , 为全民健身深入开展创造新场景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 近年来大众对户外运动的热情越发高涨 , 给予了小众项目快速发展的土壤:通过线上分享引发社群互动 , 推动潜在用户参与线下体验 , 再激发更多线上分享 , 从而在青年群体中形成集聚效应和正向循环 。
――编 者 
夜晚的北京老君堂公园足球场灯火通明 , 两支腰旗橄榄球俱乐部的队伍正在进行一场友谊赛 。进攻球员腰间挂上彩色腰旗 , 防守球员用拔掉对方腰旗代替冲撞对抗 , 以阻止进攻 。双方你来我往 , 既有战术与体力的角逐 , 也有“撕名牌”游戏的欢乐 。
看到大家热情投入的样子 , 95后小伙孙墨文颇为感慨 。自从去年冬天他发起成立一家腰旗橄榄球俱乐部 , 短短数月已经有近千人参与活动 , 每周4―5场活动 , 名额往往10分钟就被抢光 。
这个夏天 , 在飞盘运动率先走俏后 , 腰旗橄榄球也加速“奔”向青年群体 。轻器材、重体验、高社交、低门槛 , 让小众项目走入大众视野 , 为全民健身深入开展创造新场景 。
运动场上拉近社交距离
在人们的印象中 , 橄榄球是一项对抗激烈的运动 , 厚重的护具和高强度的体力要求 , 使得普通人参与起来有一定难度 。腰旗橄榄球作为“简化版”橄榄球 , 延续其战术博弈和团队协作的特点 , 又摆脱了对装备和场地的高要求 , 低对抗性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 。“规则比较简单 , 大多数新手经过两三次活动就可以熟练掌握 , 甚至直接参与比赛 。”孙墨文说 。
孙墨文发起成立俱乐部的初衷是“让更多人跟我们一起玩” 。这项运动早在2003年就被引入国内 , 一直不温不火 , 直到今年走进大众视野 , 强大的社交属性是迅速“黏合”爱好者的关键 。“腰旗橄榄球需要队友之间及时沟通和分工合作 。俱乐部组织的新手场每次30人 , 活动两个小时 , 队友之间就能有一个基本了解 , 特别提升团队凝聚力 。” 孙墨文说 。
依托于社群和俱乐部 , 满足寻找新鲜运动体验和线下社交的双重需求 , 成为项目推广的独特抓手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当参与者找到有着相同生活方式的同伴 , 形成强烈的认同感 , 便更愿意为这项运动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 。
80后小伙金鑫在上海从事金融行业 , 去年10月加入一家腰旗橄榄球俱乐部 , 见证了俱乐部成员人数翻番的迅速成长 。“我在腰旗橄榄球活动中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 后来在工作中也有愉快合作 。”金鑫表示 , 在运动场上的交往更加纯粹 , 兴趣爱好的一致缩短了社交距离 。
数据显示 , 目前国内腰旗橄榄球社群、社团约有45家 , 社区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约有150家 。相比于足球、篮球等传统运动 , 游戏感更强、男女混合组队的新兴运动更能满足青年群体的需求 , 即便是新手也能迅速融入团队 。正如有人评价 , 飞盘、腰旗橄榄球既有运动价值 , 更给人带来情绪价值和社交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