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正能量文章 职场正能量文章标题

2016-4-18 (于 香港执笔)
经历过不同的困境,我们才能够品尝到人生的真味,才会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样的苦法,乐又是怎样的乐法 。那些在苦痛中挣扎,最终取得骄人成绩的心酸过程,往往是一个成功者的财富 。成功者感谢磨难,因为磨难让他们变得坚毅,并脱颖而出 。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便是生命因磨炼而出彩的最深刻的写照 。
懂得人生真谛的人,他们往往不喜欢平淡庸碌的生活,而多半愿意去尝试一些困难的、冒险的,但却有内容、有意义的生活 。
香港超人李嘉诚有句座右铭:“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 。”这就是他成功的第一要诀 。
李嘉诚幼年丧父,家庭的重担由他一肩扛起 。14岁,正是一般青少年求学的黃金岁月,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然而迫于生计他不得不选择辍学,走上谋职一途 。
他历尽艰辛,终于在一家茶楼找到一份担任服务生的工作 。每天清晨五点左右,一般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就必须提起精神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然后赶到茶楼准备茶水及茶点 。每天他的工作时间长达15小时以上 。生活简直就是一场严酷的考验与磨练 。
舅父非常疼爱李嘉诚,为了让他能够准时上班,就买了一只小闹钟送他 。他把闹钟调快了十分钟,以便能最早一个赶到茶楼开门工作 。茶楼的老板对他的吃苦肯干深为赞赏,所以李嘉诚就成为茶楼中加薪最快的一位员工 。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常说的一句话是:“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觉 。”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 。

职场正能量文章 职场正能量文章标题

文章插图
王永庆7岁时,就被父亲送到新店国民小学就读 。学校在离家10公里外,王永庆必须一大早起床,到附近的水井提水,把家中的大水缸装满后才步行上学 。放学后,还经常要肩扛一袋50斤重的饲料返家养猪 。
展开全文
在王永庆9岁那年,父亲病倒在床,一家的生计全靠母亲种菜、种番薯、养猪来维持 。于是,上小学三年级的王永庆开始半工半读,为邻居看牛,每月赚取5毛钱来贴补家用 。他上小学用的书包是一条粗布巾做的口袋,穿的衣服是补丁加补丁,整天赤着脚,几乎没有穿过一双鞋 。而小学期间,对书本不感兴趣的王永庆,从来没有下过苦功读书,所以成绩总列在班里的最后10名 。
可以说,小时的王永庆并不擅长读书,但他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能在后来成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
他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幼时无力进一步学习,长大后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像我这样一个身无专长的人,只有吃苦耐劳才能补其不足 。
我还常常想,由于生活的煎熬,我才产生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 。”可见,吃苦耐劳是王永庆成功的杀手锏 。
一位好心的老人,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蛹带回家 。过了几天,蛹壳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已经挣扎了好几个小时,似乎身体被卡住了,一时出不来 。
老人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 。可是,这只蝴蝶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就飞不起来了,不久就死去了 。
蝴蝶为什么会死去?原因是蝴蝶未经历成长的必然过程 。蝴蝶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 。人的成长又何尝不是,不经历挣扎、挫折、磨难、你就很难脱颖而出,这个道理对所有人都适用----成功没有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