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不锈钢管焊接工艺 薄壁不锈钢管焊接技术

一.钢材及焊接材料
1. 焊接前必须查明所焊材料的钢号,以便正确地选用相应的焊接材料和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
2. 钢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专业技术标准)、进口钢材符合该国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 。
3. 焊接材[焊条、焊丝、钨棒、氩气、氧气、乙炔气(电石)和焊剂]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 。
4. 钢材、焊条、焊丝等均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 。凡无质量合格证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批号抽查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
5. 焊条、焊丝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碳扩散、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以及使用条件综合考虑 。
5.1 同种钢材焊接时,焊条(焊丝)的选用,一般符合下列要求:
5.1. 焊缝金属性能和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当 。

薄壁不锈钢管焊接工艺 薄壁不锈钢管焊接技术

文章插图
5.2. 工艺性能良好 。
5.2 异种钢材焊接时,焊条(焊丝)的选用,一般符合下列要求:
(1) 两侧之一为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量较高的不锈钢焊条(焊丝) 。
(2) 两侧钢材均为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成分介于二者之间或合金含量低的一侧相配的焊条(焊丝) 。
6. 钨极氩弧焊用的电极、宜采用铈钨棒,所用的氩气纯度不低于99.95% 。
7. 氧-乙炔焊所用的氧气纯度应在98.5%以上 。乙炔气纯度应符合GB6819-86《溶解乙炔》的规定 。如以电厂制备乙炔气,电石应有出厂证明书,其质量可采用检查焊缝金属中的硫、磷含量(按被焊金属标准)的方法来确定;用于焊接的乙炔气,应进行过滤,未经检查或杂质含量超过标准的电石,不得用于受监部件的焊接 。
8. 埋弧自动焊用的焊剂应符合有关标准技术要求 。
二.焊前准备
1.焊口的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且便于施焊及热处理,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1锅炉受热面管子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汽包、联箱外壁以及支吊架边缘至少70mm,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150mm 。
1.2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径,且不小于100mm(焊接、锻制、铸造成型管件外),距支吊架边缘至少50mm,两个对接焊口间距离不得小于管子的直径,且不得小于150mm 。
1.3管接头和仪表插座一般不可设置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内 。
1.4筒体的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封头弯曲起点不小于壁厚加15mm,且不小于25mm和不大于50mm 。
薄壁不锈钢管焊接工艺 薄壁不锈钢管焊接技术

文章插图
1.5带有纵向焊缝的筒体和封头,相邻两纵向焊缝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1.6焊接管的管孔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相重合,如必须在焊缝上及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1)管孔两侧大于孔径且不大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应按表8.0.3的要求,经无损探伤检验合格 。
(2)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 。
(3)管接头需经焊后热处理消除应力 。
1.7搭接焊缝的搭接尺寸应不小于5倍母材厚度,且不小于30mm 。
2.管子、管道、压力容器和钢结构的坡口形式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加工,如无规定时,坡口的型式和尺寸应能保证焊接质量、填充金属量少,改善劳动条件、便于操作、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适应探伤要求等原则选用 。
3.焊接下料与坡口加工按下列要求进行:
3.1焊件下料采用机械方法为宜,对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材,公称直径<100mm的管子和公称直径>100mm、工作压力>3.9Mpa的汽水管道,尤应以机械方法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