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收购亏损标的,绿康生化跨界光伏胶膜领域,有几分胜算?

采访人员 | 陈慧东
作为一家主营微生物发酵行业的公司,绿康生化(002969.SZ)跨界切入光伏胶膜领域,能否在激化的竞争中“夹缝中求生存”?
绿康生化7月31日晚间公告称,因看好标的公司及光伏胶膜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上市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向玉山县旺宏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旺宏中心”)、王梅钧购买其持有的江西纬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纬科”)100%股权 。
上述公告显示,标的公司江西纬科成立于2020年3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薄膜复合材料及光伏配套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 ; 塑料制品、化工设备、机械设备、机电设备及配件的销售 ; POE太阳能电池胶膜的研发、生产、销售;POE原料的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 。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至今年第一季度,江西纬科均为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还在增加,现金流也出现收紧 。

现金收购亏损标的,绿康生化跨界光伏胶膜领域,有几分胜算?

文章插图
绿康生化于2003年成立,2017年登陆深交所 。自成立以来,绿康生化一直主营微生物发酵行业业务,公司产品涉及兽药原料药、医药原料药、兽药制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方面 。
光伏热再次来袭,不少企业趋之若鹜切入光伏产业链业务领域,其中不乏央国企能源巨头 。目前来看,因新进入者众,不少产业链环节因此竞争加剧 。
光伏胶膜行业目前竞争格局如何?此次跨界切入光伏胶膜行业,绿康生化胜算几何?
羲和资产投资总监侯兵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目前光伏胶膜整个行业竞争明显加大,“光伏胶膜未来的市场格局演化过程,将类似于此前硅片环节 。以前硅片是两寡头(垄断市场),现在硅片环节隆基外销已经降到第二位,TCL中环(002129.SZ)已经赶超,上机数控(603185.SH)、双良节能(600481.SH)份额也在提升 。胶膜之前是三寡头(垄断市场),现在的胶膜巨头福斯特(603806.SH)面临市占率下滑的风险 。这一点看胶膜企业的股价也能看出,总体来说,行业内卷程度不断加重 。”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告诉界面新闻,胶膜行业的发展会直接受益于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作为电池片与玻璃和背板间的专用“粘结品”,其作用目前来讲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对于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封装环节,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产品良好的透光性、高粘连性、抗紫外光等特性对于追求发电转换效率的光伏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一块光伏组件需要2块胶膜和1块背板等辅材,随着182和210大尺寸电池片对应的600瓦和700瓦大功率的光伏组件会成为新常态,对高性能、大尺寸胶膜的需求也会加大,在双碳目标加持下,光伏电站的新增装机容量会屡创新高的,长期利好光伏胶膜行业的发展 。
现金收购亏损标的,绿康生化跨界光伏胶膜领域,有几分胜算?

文章插图
据东兴证券今年1月发布的研报,光伏胶膜市场高度集中,2020年龙头福斯特市占率约64% 。但福斯特市占率将难以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下游组件企业处于供应链安全角度考虑,或有意扶持二线企业,另一方面,胶膜二线厂商陆续上市,资金实力和融资渠道改善,产能加速扩张下,或有望缩小与龙头的成本差距 。2022年,胶膜的年化产能远低于硅片、电池片等其他环节,胶膜销售价格有望持续坚挺;而随着上游原材料供应瓶颈得到缓解,成本端压力有望得到释放 。综合来看,胶膜行业的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有望在2022年迎来拐点 。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绿康生化业绩承压深重 。2017年至2021年,公司净利润水平均保持同比下降之势 。根据公司7月11日披露的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3500万元至43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5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