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 同比下降近三成 旅游人如何自救

作者: 乐琰
[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比上年下降2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1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8.2% 。]
从业27年,经历过非典、日本地震、东南亚海啸、欧洲罢工等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但周卫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虑 。
“今年上半年是我觉得旅游业受挫最严重的半年,疫情虽然持续了2年多,但我觉得今年的影响最大 。我看到很多同行离开了旅游业,也有人在坚守,还有更多人在转型和自救 。”作为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自己不想做“逃兵”,她必须坚持,因为还有一个企业需要她带领 。
焦虑的不只是周卫红,大多数的旅游从业者都经历了失眠、焦虑和无奈 。
疫情以来,旅游业可谓是受挫最严重的产业之一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比上年下降2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1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8.2% 。
按预亏的较低值计算,中青旅(600138.SH)、众信旅游(002707.SZ)、九华旅游(603199.SH)、西安旅游(000610.SZ)、丽江股份(002033.SZ)、西藏旅游(600749.SH)和云南旅游(002059.SZ)这7家主要旅游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整体预亏金额至少4.5亿元 。这牵涉到组团社、地接社、景区、餐饮、车队等诸多旅游产业链者,他们该如何度过“至暗时刻”?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近期实地对旅游人做了深度采访 。
“情绪过山车”
“情绪过山车”原本是即兴喜剧表演中的一个节目,演员会根据现场观众的要求,快速切换情绪,可能上一秒还是兴高采烈,下一秒就陷入了哀伤 。
周卫红现在的心情就犹如“情绪过山车” 。“我们从今年6月就开始提前准备暑期旅游市场产品,当时摩拳擦掌,信心满满,想着上海封控结束了,跨省游恢复了,应该会很有商机 。春秋旅游在7月初启动的首发团就是前往甘肃的,当时很成功 。”周卫红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回忆道 。
6月22日晚上,还在居家办公的春秋旅游产品经理胥素芳确认,甘肃省甘南州可以正式接待上海游客 。于是,她立即和国内部总经理朱慧沟通,定下了7月1日作为首发团,设定了22个名额 。6月23日下午3点半,7月1日“九色甘南”的6天5晚跟团游产品上线春秋旅游官网,当天晚上已经销售过半 。次日,首发团已经售罄,胥素芳立即增开班次 。7月20日前,开15班,做到隔天一班 。由于销售情况良好,胥素芳再次决定,7月20日起,每天开设甘南跟团游以及甘南+陇南8天环线游产品 。7月1日上午7:30,春秋导游周云飞比游客提前半小时就到了虹桥航站楼T1航站楼,他带领22位上海游客,乘坐春秋航空9C6137航班,前往兰州,开启今年疫情后上海旅游团的首次跨省旅游 。这也是自今年上海封控以来,他第一次以导游的身份,进入工作状态,因此,周云飞显得格外激动和兴奋,他所带的这次首发团也是顺利的 。
然而,周卫红和她的小伙伴们没兴奋多久,甘肃兰州的疫情开始严重起来,周卫红的“情绪过山车”来了 。“我们只能叫停了兰州和相关地区的旅游团,之前预订的所有相关旅游团都退改了 。要知道我们在做产品之前要耗费很多时间去实地考察和规划线路,现在疫情一来,都白费了 。不仅是兰州,还有北海等地也是疫情时有反复,相关的线路也暂停了,这个旅游旺季好比是‘一盆凉水浇下来’ 。”周卫红无奈地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说 。
作为一个在旅游圈摸爬滚打了27年的“老兵”,周卫红在过往的岁月里经历过很多风浪——非典疫情、日本地震、东南亚海啸、欧洲罢工等,这些都对旅游业产生了影响,但那些影响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最初周卫红以为这次的疫情也会很快过去,却没料到如今疫情已经持续了2年多 。这2年多时间里,周卫红既要坚持带领团队不放弃业务,研发新品,又要承受疫情反复所带来的压力,有时候刚做好一个产品开始推广,疫情就把新品给“结束”了 。去年的暑期游市场也是没几天工夫就从旺季变成了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