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拖延,不是他“不自律”和“懒”,而是你不受待见

孩子爱拖延,不是他“不自律”和“懒”,而是你不受待见
文章图片
摘要:
01、导致一个人混得很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 但在80%以上的“失败者”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拖延 。 拖延的严重后果不在于生活的混乱和无序 , 而在于它带来的“滑坡思维”(破罐子破摔 , 自我贬低、自我放弃) 。
02、人们深知拖延的危害 , 但往往并不了解其中的原因 , 面对自己/他人(孩子)的拖延 , 我们会有一些很苛刻的责怪 , 觉得是自己/孩子懒、不上进、不自律等 。 这导致了拖延的习惯一直无法根除 , 甚至增大了假努力、叛逆和自暴自弃的几率 。
03、拖延只是一个结果 , 只是一个症状表现 , 不是原因 , 症状的背后可能有很复杂的心理动机 , 虽然真实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 但归根结底实际上就是“不想做” , 你不会看到一个正常人拖延着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然而不喜欢、不乐意也只是其一 , 更多的可能是因恐惧带来的妥协和对抗心理 。
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不想做”的思想呢?这跟父母的教养方式脱不开干系!
本文将带你走进拖延者的内心世界、探讨拖延成性的原因 。 虽不能让您“对症下药” , 但有孩子的朋友或可以吸取教训、亡羊补牢 。
孩子爱拖延,不是他“不自律”和“懒”,而是你不受待见
文章图片
文|陈老实YOLO
编辑|神逗奶爸
孩子爱拖延,不是他“不自律”和“懒”,而是你不受待见
文章图片
拖延者的心里藏着一个公式
先说明两点:
其一 , 人想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是非常有难度的 , 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是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的 , 几乎没有人能够完全无视他人评价 , 正常人都会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 , 产生一种认知偏差 。
其二 ,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弱肉强食的 , 强弱无法明辨 , 但人们“以物质论英雄”却是最简单的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的方式 。
很多时候 , 在世人眼里 , 我们一次出色的表现就能证明我们很厉害 , 而一次犯错或做一次“挫事”就能代表我们很“失败” 。
有一本叫做《拖延心理学》的书指明了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 说拖延者的心里都藏着一个公式:自我价值等于能力、能力等于表现 。
在拖延者心里 , 这个等式是正立的 , 不管他承认与否 , 他也不得不去迎合这样的眼光并且具备这样的思维 。
那么 , 如果这个公式成立 , 它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他不想、不敢去面对失败的恐惧 , 他又不想被人直接定义为“垃圾” , 就干脆通过拖延 , 尽量把这些恐惧延后 。
孩子爱拖延,不是他“不自律”和“懒”,而是你不受待见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我们都最在意什么人的评价?说白了就是身边最亲近的这些人:长辈、配偶、同事等 。
但不得不说的是 , 这些人大多是用结果来衡量我们的能力的 。
比如你能赚钱 , 你的父母和配偶就觉得你了不起 , 你再品德高尚 , 赚不到钱你可能就一无是处 。
也比如你能考上好大学 , 身边人都会羡慕你 , 你要是没考上 , 即便你十分刻苦 , 你的亲友甚至你的爸妈也会在心里认为你没努力 , 各种指责和负面标签都会贴到你身上来 。
反正就是你混得好了 , 什么都对 , 你混得不好了 , 什么都有问题 , 甚至吃饭掉下一粒米都有“大帽子”等着你!
先说这个原因 , 是因为这是大环境 , 我们脱离不了也改变不了 , 但对于孩子来说 , 只能寄望于父母了 。
所以 , 对待孩子 , 少说一些类似的想法吧 。
孩子爱拖延,不是他“不自律”和“懒”,而是你不受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