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冬奥遗产成为一条多彩的育人纽带

_原题为:让冬奥遗产成为一条多彩的育人纽带北京冬奥会结束了 , 但是北京冬奥精神会一直持续 。作为一线教师 , 我最大的感觉是冬奥文化遗产和我们日常教学的关联十分紧密 , 以奥运精神育人的路越走越宽 。
在今年高考中 , 北京高考物理试卷里有一道题 , 题目以北京冬奥滑雪大跳台为素材 ,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在助滑、起跳、飞行和着陆不同阶段的物理原理 。这需要学生从真实情景中提取有效信息 , 抓住主要矛盾 , 建立对应模型 , 然后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 , 冬奥因素在北京中考试题中也有生动体现 。有的题目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为背景 , 要求分析中国选手的运动轨迹;有的题目聚焦冬奥“绿色环保”理念 , 向学生普及了北京冬奥会的具体做法;还有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是如何汲取中国传统书法特色 , 将传统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见 , 冬奥文化正在融入越来越多的学科和学段 , 转化为基础教育领域把握正确育人方向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生动实践 。
北京冬奥会期间 , 北京五中一批师生参与了开幕式演出活动 , 大家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排练 , 演出效果在全校引起轰动 。事实证明 , 奥运精神育人效果非常明显 , 参加演出的学生不但没有落下功课 , 反而极大提振了精气神 。
今天 , 在北京冬奥精神引领下 , 校园里正掀起一波又一波“科学潮” , 同学们以冬奥文化为纽带 , 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 在考场上遇到此类考题 , 自然也就回答得“水到渠成”了 。
【让冬奥遗产成为一条多彩的育人纽带】暑假里 , 北京教育系统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师生宣讲团依然活跃在同学们身边 。很多宣讲团成员都是大学生 , “后冬奥文章”正在成为践行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的一条多彩纽带 。我们期待着 , 它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精彩 。
(本报采访人员董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