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和智慧的区别有哪些,智能与智慧的辨析?

当下随着“新基建”、“双循环”概念的提出,“智能”和“智慧”又掀起了新一波浪潮 。市场上充斥着各类“智能产品”,社会上各种“功能环境”或“组织治理”皆冠以“智慧”的名头 。有别于日本的“仿真机器人”进家,前沿技术生活化,以及美国倡导的“星链”、“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高精尖跨越,我们在科技创新之初总是先从文字、文化上入手,形成概念共识,继而再配套不同产业,打造由概念外延及内涵所主导的产品和功用 。
本文意在将“智能”和“智慧”两词进行辨析,以探求和预测未来中国社会“智能”和“智慧”的出路和方向 。
一、“智能”和“智慧”都有一个“智”,且都将“智”排在前面
智能慧三字的出处暂不细究,都属于常用字 。智慧组合成词应该更早一些 。“智”上下结构,上面是“知”,下面是“日” 。难怪古人形容人聪明,总说“智者”——“晓知天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等,都是对人的一种夸赞 。“智”可以以知识的多少评判,而古人对“慧”的期许是高一个层级的 。智可修,而慧只可悟 。智和能的组合从一开始就不是针对人的,“智能组合”、“智能家居”,甚或“人工智能”,这些词,都是拟人化的,将人作为比照和模仿的目标,以人的脑力作为主要的比对对象形成的 。
二、“能”和“慧”在表达、快慢、大小,甚至高低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理解
虽然“智能”是隐含着和人的脑力进行比对的,但真正反映的和表达的却是“能(力)”,是“智”支撑基础上的“能” 。而“智慧”则是关注在脑和心的组合上,是一种质变性质的打通和顿悟,一种难能可贵的高维“下载”和不见给予者的获取 。
“智能”是微观层面的,“智慧”是宏观层面的;前者是可以快速复制的,后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智慧”即便可以获得,也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极具风险;“智能”往往谈及的是局部,而“智慧”针对的一般都是全局 。任何一个局部的智能的缺失,都是“全局”智慧瑕疵,影响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 。可以说“智慧”是不留缺憾或超越局部的 。
【智能和智慧的区别有哪些,智能与智慧的辨析?】

智能和智慧的区别有哪些,智能与智慧的辨析?

文章插图
三、“智能”与“智慧”对于同一整体的内部能所和外部表现方面,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如上所述,“智能”与“智慧”可以大致形成如下“十大”关系比对:“智能”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智能”的目标;“智能”在外部显现,“智慧”是内在实质;“智能”不会万无一失,“智慧”决无一劳永逸;全局的“智慧”可以纠偏“智能”不足,而全面的“智能”不一定达成全局的“智慧”,本质使然;因而战略层面要长远的“智慧”,不要只顾及短期的“智能”,战术层面“智能”优先,也不可被无视,因为具体事物中反映的情况对长远和全局看不到、不涉及或无法感知正误 。
智能和智慧的区别有哪些,智能与智慧的辨析?

文章插图
四、“智能”的范围和外延更广阔,“智慧”的内核和本质更高深 。
五、年轻一代更多看重“智能”,中老年更多关注“智慧” 。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蜀川号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