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何为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三纲五常指三条纲领和五项永恒的原则 。这是儒学的基本道德规范 。
三条纲领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纲是鱼网上的大绳,与纲相对的是目 。目是网眼 。举起纲,网眼就张开 。目对纲,是绝对服从的关系 。
把君主、父亲、丈夫称为纲,就决定了臣子、儿子和妻子对于他们的绝对服从的关系 。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学的基本道德准则 。儒学认为这五条原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称为常 。
三纲的思想渊源是孔子讲的一句话,即“君要像个君主的样子,臣要像个臣子的样子,父要像个父的样子,子要像个子的样子” 。
也就是,君、臣、父、子要按照礼制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
董仲舒在孔子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主张之上,又加上了夫妻关系,并且淡化了君主、父亲、丈夫的职责和义务,把臣、子、妻完全放在服从的地位 。
还将这三条纲领确定为实行王道仁政的三条纲领 。董仲舒认为这三条纲领是根据天意制定的 。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的总称,也是董仲舒首先把它们总称为五常,并且认为王者能够认真实行这五常的道理,就一定能够得到天的保佑和鬼神的支持 。
从宋代朱熹始,三纲五常联用 。从上述可知,三纲五常的观念,源自先秦,经孟子发展,成为五伦 。
【何为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到了汉代,孟子的五伦思想转型成为三纲五常,成为了汉代礼教文明的纲纪准则,这一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与政教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