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最新解析,互联网医疗的优缺点详解?

手机里的医生,如今成了许多人看病的第一站,但互联网医疗正在向卖药收敛 。
回顾互联网医疗的成长背景,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用Dreamwaver建立检索医学文献的个人网站,转眼已是20多年前的事 。这些年,互联网医疗行业一路踩着坑过河 。浮浮沉沉地从轻问诊、医药电商到数字化营销、线下开诊所,始终不得要领 。
两三年前的某些日子,京东、阿里巴巴挂帅,一大波互联网顶流平台跨界而来,行业开始走向聚光灯 。巨头们自有一套打法,他们激活红红火火的本地生活服务的送药模块,在医疗圈频繁复制早期发迹于电子商务的那种凶狠,迅速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打下了上网看病的烙印,互联网医疗变现模式由此被定义 。
2020年那个被新冠疫情困住的春节,互联网医疗几乎被每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知晓 。在这场危与机的交替中,那些可以提供一站式就医、用药,甚至支付,带有明显严肃医疗属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赚得盆满钵满 。
用手机看病的时代似乎真的来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院上线,各种诊前诊后的、院内院外的、专科全科的平台被搭建起来,而数字疗法也一起都被带火 。
但其实互联网巨头只给出了一种答案,就是打破医和药的时空限制 。放眼当前势头最强劲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卖药收入贡献无不在一半以上 。而大家走互联网这条捷径去上下求索的,并非是吃药,而是活得健康 。

互联网医疗最新解析,互联网医疗的优缺点详解?

文章插图
那如果不卖药,互联网医疗会长什么样?2年多前,平安健康开始基于私家医生做服务 。在刚刚结束的投资者开放日上,平安健康表示将升级这个战略,把家庭医生会员制做深做透,完善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务,并且通过进一步聚焦B端,让医疗服务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底色 。
除了卖药,还能做什么?撇开互联网,当人们谈论看病难,到底在谈论什么?这份艰难的本质,正是让一个大概连人体器官和功能都了解得没有太透彻的人,一夜之间或者久病之后,成为穿起最合适医疗资源的那根线,这需要踏平知识盲区和专业壁垒 。
除了医生,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更适合做那根为疾病串联资源的线 。他们可以有足够多的机会假设和验证治疗方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疾病、药品、医疗器械的持续博弈去找治疗方案的帕累托最优点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在社区大力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原因 。
但现实中的家庭医生往往签而不约,这里有一个可及性的问题 。在家庭医生层面,人们对医疗的需求是随时随地的,但签约数量动辄大几百的家庭医生不可能跨越物理时空限制,给所有家庭提供均一的服务 。
从2019年开始,国内最大互联网医疗平台之一的平安健康就在探索建立在线的私家医生体系,因为互联网超链接资源的能力,可以集约化管理家庭医生的时间,让他们成为患者身边7*24小时的存在 。
而家庭医生群体对于互联网医疗也具有天然吸引力,他们将院外医疗需求化零为整的属性,巧妙地解决了互联网在低频医疗需求面前效率爬坡难的问题 。所以平安健康顺理成章地建立了按服务周期付费的家庭医生会员制度,互联网医疗服务逐渐由免费向付费过渡 。
在线问诊、日常健康管理,是平安健康最早打包进家庭医生会员体系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 。但这种互联网医疗最原始的形态,落地却并不简单 。
在这一点上,平安健康颇为特殊,背靠国内最大的商业健康险平台,它先天具备丰富的线下医疗资源 。这些成千上万的医疗机构、药店、体检机构一旦被撬动,便可以释放满足消费升级趋势之下的海量健康管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