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样的入园方式值得点赞——北京电子城幼儿园入园方式有感( 三 )


孩子与我们的对话 , 让我们非常非常的高兴 。 孩子入园之后的状态 , 比我们推测的情况还要好很多 。
9月2日 , 周四 , 接送女儿都是我的父母 。 16点刚过 , 我在家群里看到妈妈发上来的信息:“接送都很顺利 , 放心 。 ”晚上 , 妈妈又告诉我两件事 。 第一件是排队等接的时候 , 她东张西望在找人 , 发现找不见 , 干脆跑出队伍两三步去找 , 后来被老师劝回队伍了 。 第二件是刚出幼儿园 , 她就喊要小便 , 还跺着脚说憋不住了 。 姥爷手忙脚乱的帮她脱掉裤子 , 结果哗啦啦一大泡 , 看来确实是憋坏了 。 问她为什么不在幼儿园小便?她说她能忍住 。 听妈妈说了这些 , 我问她:“不是给你说有事要告诉老师吗?你怎么不告诉呢?”她歪着脑袋说:“可是我能忍住啊?所以我就没有告诉老师 。 ”我们又给她讲以后有尿不能忍 , 要及时告诉老师 , 如果小朋友太吵 , 老师听不见 , 你要高高举起手来向老师报告 。 她点点头说:“哦 , 那好吧 。 ”
9月3日 , 周五 , 继续是姥姥姥爷一起接送 。 这天 , 送的时候 , 他们看见一个小男孩哭着不愿意放开大人;接的时候 , 还是这个小男孩 , 在看见家人的那一刻 , “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 一下子就扑到了家人怀里 。 回家的路上 , 女儿告诉姥姥姥爷:“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哭了 。 今天哭的是男孩 , 昨天哭的是女孩 。 ”估计她所说的“昨天”应该是前天 , 孩子对昨天和前天的概念还不清楚 。 姥姥姥爷问她要不要小便?她说在幼儿园跟老师说了已经尿了 。 姥姥姥爷很好的表扬了她 。
接连三天的接送 , 无论送还是接 , 一路上 , 孩子一切如常 , 就好像往日里领她出去玩一样 。 看起来 , 在幼儿园里 , 她是快乐的 。 但到底怎么样 , 我心中还是没有底 。 另外 , 每次孩子们离开亲人走进幼儿园以后 , 老师们是怎样安抚孩子情绪的呢?这是我这几天一直想知道的事 。 我想 , 三天了 , 老师也能够看出基本情况了 , 我该问问了 。 所以在老师快下班的时候 , 我拨通了班主任张老师的电话 。
张老师很热情 。 当我说我家孩子可能有些认生时 , 张老师说:“您家孩子可一点都不认生 。 她非常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 今天下午表达要喝水 , 还说要尿尿 , 临走的时候还说老师我没有玩够 , 还想再玩一会……”听着张老师对她的表扬 , 我的心里暖暖的 。 当我问起每天进入幼儿园 , 老师们是如何避免孩子们产生分离焦虑的 , 张老师又娓娓道来:“我们主要是用游戏的方式来串联起各种活动 , 让他们始终有新鲜感 。 比如说 , 进去一位小朋友 , 就给他发一本书让他看 , 等到小朋友们都进来了 , 老师会让大家学着小螃蟹的样子 , 把手指变成螃蟹的钳子夹着书的两头送到书架上 。 然后 , 老师给小朋友们讲故事……”非常感谢张老师的讲述 , 从中我知道了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基本状态 , 也知道了幼儿园老师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
孩子三天的幼儿园生活 , 在园时间总共加起来才6个小时 。 长吗?不长!但是 , 它却让每个孩子和家长经历了三次分离再聚合的人生体验与历练 。 想想这几天接送过程中的所闻所见 , 我突然想到 , 应该为北京电子城幼儿园的这种接送方式点个赞了 。
点赞原因一 , 是因为它快速而有效的完成了幼儿与亲人的分离 。 一大队人 , 都是大人领着孩子 , 大人们彼此以“你家孩子是几班的?”“叫什么名字?”“哎吆!咱们是一个班的 , 快来认识一下 。 ”“来 , 和小朋友握握手 。 ”等等孩子们都能听懂的内容在交流 , 小孩子的思想与情绪随时被新环境、新气氛、新面孔调动 , 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 , 很快就走到了大门口 。 当孩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 老师已经从家长手中接过了孩子 , 领着他们向幼儿园走去 。 从幼儿园大门到幼儿园的教学楼门口大约10米的距离 。 走几步老师要带着他们进行手部消毒;再走几步 , 又有人给他们测体温;再走几步还有保健医给他们检查口腔 , 然后就进幼儿园楼门里了 。 这么短的距离 , 又有这么多的事情干扰 , 孩子们真的是在稀里糊涂的状态中就进了教室 。 这种快速分离法 , 其功效虽不能拿化干戈为玉帛来相比 , 但说它是化痛苦不安为懵懵懂懂再确切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