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宝宝尿床需警惕泌尿系统感染


小婴儿爱尿床,那是因为它还无法控制自己的尿意,但是如果5、6岁的年长宝宝还经常尿床,还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那么家长需要警惕是泌尿系统感染 。
萱萱快两岁了,以前很少尿床的,最近几天,妈妈发现萱萱老尿床,有时甚至白天都尿湿裤子,刚尿完不久,又说要尿尿,妈妈对她的这举动非常疑惑,便带着萱萱到医院去咨询 。医生检查后发现尿液化验里有细菌,便告诉妈妈,萱萱之所以老要尿尿,可能跟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及组织而引起损伤,其绝大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 。泌尿系统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发生在小儿时期任何年龄 。在儿科门诊,不乏见到一些家长带着小孩来看尿床,或过来询问自己家宝宝解小便频繁等问题,其实从儿科的角度来说,这些问题很可能是跟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尤其是女宝宝,更要考虑是否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
一般来说,急性尿路感染多见于成年女性,但其实婴幼儿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也不少见,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宝宝,发热是一个主要临床表现,新生儿还或多或少伴有腹泻、呕吐、拒乳、腹胀、黄疸等消化系统症状,婴幼儿和年长儿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液异味等尿液异常或局部刺激症状 。由于小儿尿路感染在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有些因为局部症状不明显而极易误诊或漏诊,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肾实质损害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及高血压 。
为什么婴幼儿会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1、免疫力因素:婴幼儿免疫功能稍微比较差,防御能力也相对比较低下,当患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等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后,炎症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细菌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到达肾脏,并经输尿管、膀胱、尿道下行,造成了感染;
2、 解剖因素:男宝宝的生理性包茎、包皮粘连等结构,以及女性婴幼儿尿道比较短(大概1~2cm左右),肛门与尿道口距离比较近,括约肌功能差等,这些生理解剖结构导致小儿尿道口极易受到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污染,细菌逆行进入膀胱、输尿管、肾脏等部位,导致了急性尿路感染;
3、 不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排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为了贪图方便,直接给宝宝穿上尿片后不注意经常检查宝宝有无排尿排便,因此尿道口常会受到尿液或粪便的污染,加上宝宝生理结构的特点,使得这些病菌聚集在尿道口周围,让它们有机可趁,经尿道引起上行感染;
4、滥用抗生素: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宝宝一有感冒发烧等,就要求使用抗生素,如果过于泛滥地使用抗生素,会使革兰阴性菌增加,尤其是大肠杆菌,在这种情况下,尿道周围的防御屏障被破坏掉了,细菌侵入的机会也就增加了;
5、其他:尿路的先天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也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一个原因 。
宝宝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新生儿期泌尿系统感染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当出现相关症状时要高度警惕 。有报道在100例婴儿泌尿系统感染病例中,100%有发热,其中70%超过39℃,60%激惹,50%喂养困难,40%有呕吐或腹泻 。在生后最初几天的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做血、尿、脑脊液常规和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 。
1、急忙尿路感染是指病程在6个月内者 。症状因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异 。年长儿与成人相似,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局部排尿刺激症状多较轻或易被忽视 。
(1)新生儿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 。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 。多数小儿可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 。部分病儿可有抽风、嗜睡,有时可见黄疸 。